计算机科研写作与演讲的要点与规范
一、科研写作的伦理与规范
(一)研究数据保留
科研行为准则要求科学家和科研部门保留研究数据,一般需从发表日期起保留五年,且要让其他研究者能够获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合理的做法是保留笔记、软件、结果以及输入描述等材料,以此证明研究按宣称的结果进行。不过,此类准则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但其他科学家有权查看论文中报告的实验设置。
(二)作者身份认定
- 认定标准 :判定论文作者身份是一个困难且易引发情绪的问题。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每位作者都必须对论文的知识内容做出重要贡献。像编程、校对等定向活动通常不足以获得作者身份。作者应参与研究的构思、执行或结果解读,并且通常应在这些活动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贡献达到“重要”的程度难以定义,每个案例都不同,但在研究者指导下编写代码或担任获取资金等管理角色都不能成为获得作者身份的理由,也不应将作者身份作为奖励或人情给予他人。
- 学生与导师的情况 :学生研究项目中产生的论文通常会同时归功于学生和导师。一般学生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如撰写想法、进行实验和查找背景文献等,但如果没有导师的参与,研究可能无法达到可报告的结果。当学生独立工作时,研究成果完全属于他们;而在导师指导下付出大部分努力的学生应记住,智力投入才是决定作者身份的关键。
- 作者顺序 :读者可能会认为第一作者是主要贡献者,因此主要贡献者应排在首位,不要相信按字母顺序排列是常规做法这种说法。
(三)保密与利益冲突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