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冥想与森林沐浴实践:文化融合与发展
1. Acem冥想组织的发展
Acem冥想组织最初名为学术冥想协会,1974年更名为Acem,其冥想方法在1980年前被称为超觉冥想(TM),之后改为Acem冥想。该组织创始人Are Holen于2016年从国际组织负责人的职位退休。
Acem强调比TM运动所宣扬的“极乐”更广泛的冥想体验。许多受访者强调Acem方法的现实性,认为关注冥想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对处理生活主题和个性问题很重要。这种基于信仰的观念与实际冥想和心理体验的多样性之间的对比,为研究冥想实践提供了重要视角。
在冥想实践研究中,其工作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Acem的经验表明,冥想的积极效果并非自动产生,而是取决于冥想者与过程的关系,以及对即将出现的自发表现的注意力态度,这意味着强调存在责任。
Acem的心理导向可视为20世纪流行文化广泛心理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分析未能抓住该组织的特殊性。因此,本文聚焦于直接参与者的主观动机和反应。1970年的第一个交流小组是参与者生活和组织发展的转折点,开启了对冥想心理方面更广泛、系统的研究过程。
Acem的交互式和对话式冥想指导是这一方法的关键部分,旨在加强对心理和存在问题的处理。这种方法也使得在长期冥想中逐步处理问题成为可能,特别是在1995年引入深化静修和2001年引入全天候冥想之后。
在组织发展中,创始人Are Holen至关重要。Acem冥想心理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洞察冥想过程潜力的惊人天赋”。他通常以集体工作方式开展工作,因此其贡献对外部世界来说可能不如与他密切合作的人那么明显。
以下是Acem组织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表格:
|时间|事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