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自组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解析
移动自组网自适应多路由协议
在移动自组网(MANET)中,不同的网络状况需要适配不同的路由协议。当节点数量 N 取值为 50、100、150、200 或 250,且最小连接性 γ 按特定公式定义时,参数 C 的值为 R + 1。通过相关图示,可划分出四个具有不同特性的区域。
当 R 值较高时,网络覆盖范围和连接性都会增加,此时 AODV 路由协议较为适用。多协议操作范围会根据 C 和 R 划分为四个区段,每个区段可分配特定的路由协议:
| R 值情况 | 适用路由协议 | 协议特点 |
| ---- | ---- | ---- |
| R 值高 | AODV | 适用于覆盖和连接性好的情况 |
| R 值低 | DSDV | 可扩展性较差 |
| 部分节点聚类且移动缓慢 | ZRP | 是较好的选择 |
| 按需路由 | TORA | 与 AODV 较接近 |
此外,图示中的虚线分别表示移动性和带宽需求,这对决策过程有辅助作用。DSDV 需要更多带宽来维护路由,会发送大量控制信号;而 AODV 所需带宽较少,因此在节点移动速度较慢的网络中,DSDV 更合适。根据网络条件和场景,路由协议可自适应转换。
自适应模块
自动配置路由模块的架构包含多个部分。多路由协议决策支持模块接收数据包和 CONF_Beacon 数据包,通过切换机制每次接收其中一种。通常先进行 CONF_Beacon 的全网传输,即配置会话,系统稳定后开始数据包传输会话。从配置会话进入数据传输会话的时间取决于网络规模、CONF_Beacon 长度和网络带宽。
存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