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中的流式数据聚类分析与网络分析
1. 流式数据聚类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对实时产生的流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场景。例如,在一个传感器网络中,有四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分别测量辐射、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我们的目标是实时分析这些传感器产生的数据,并将其聚类,以便在出现异常聚类模式时及时发出警报。
1.1 数据背景与架构
我们使用的架构是lambda架构,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会被泵送到消息队列中,然后由速度层和批处理层进行处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主要关注速度层的实时分析。
传感器数据的范围如下:
| 传感器类型 | 数据范围 |
| — | — |
| 辐射传感器(毫拉德/小时) | 195 - 202 |
| 湿度(%) | 74 - 82 |
| 温度(℃) | 15 - 28 |
| 光照强度(瓦/平方米) | 700 - 800 |
速度层负责对传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我们的R代码将在这里运行。如果使用Apache Storm和Bolt来实现速度层,Bolt将运行我们的聚类创建代码。速度层会将发现的微簇推送到实时仪表板和移动层。
1.2 数据生成与可视化
我们使用 stream
包中的 DSD_Gaussians
类来生成模拟传感器数据。以下是具体的代码:
sensor.stream <- DSD_Gaussians(k = 2, d = 4, mu = rbind(c(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