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进垃圾出”到可度量的数据可靠性——《Reliable evaluation for the AI-enabl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rom data p

构建可度量的数据可靠性体系
#新星杯·14天创作挑战营·第17期#

1 引言:AI 入侵检测真正脆弱的地方不在模型,而在数据

过去十多年,学术界和工业界谈到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几乎总是绕着“更深的网络”“更复杂的结构”“更高的精度”打转:堆叠稀疏自编码器、CNN+BiLSTM、GAN 数据增强、免疫系统启发式架构……各种改良模型层出不穷。乍一看,AI 赋能的 IDS 已经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模型家族,仿佛只要再多加几层网络、换一种损失函数,就能解决现实网络中的各种攻击威胁。

然而,《Reliable evaluation for the AI-enabl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from data perspective》这篇论文给出的观点非常“逆潮流”:真正决定 AI 入侵检测系统可靠性的,不完全是网络结构本身,而是那些被当作“训练集”和“在线流量”的数据。网络流量在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被攻击者篡改、被噪声污染、被链路故障截断、被人工标注错误污染。最极端的情况是:你花了大力气训练出的“高精度模型”,其实是在错误、缺失甚至被攻击者投毒的数据上学出来的伪模式。

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可量化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所谓“高精度”的结果,很可能只是建立在一堆“脏数据”之上的幻觉。这种“垃圾进,垃圾出”的现象,在金融风控、医疗诊断等高风险领域已经被反复验证,在网络安全这样同样高风险的场景里也绝不例外。

论文的核心贡献就是提出了一套面向 IDS 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Multi-indica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MICEM),把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多样性和均衡性等数据质量维度形式化成可计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智算菩萨

欢迎阅读最新融合AI编程内容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