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SCI-VM:实现集群共享内存编程的新突破

SCI-VM:实现集群共享内存编程的新突破

1. 体积渲染代码实验结果

在评估SCI-VM的全面影响时,除了使用小型数值内核进行实验,还需要使用复杂应用程序进行实验。为此,采用了SPLASH-II套件中的体积渲染代码,并将其移植到SPMD编程模型中,实际的体积渲染代码本身未作修改。

实验结果总结如下表:
| 执行方式 | 渲染时间 |
| — | — |
| 顺序执行(本地内存) | 3522 ms |
| 顺序执行(全局内存) | 4136 ms |
| 并行执行(全局内存) | 2381 ms |
| 加速比 | 1.48 |
| 开销 | 17.43 % |

该复杂应用程序在透明虚拟地址空间上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由于使用透明内存导致的开销较低(约18%),可以实现约1.5的加速比。大部分阻碍更大加速比的开销是由中央工作队列的管理和锁定开销造成的,这在任何共享内存环境中都是常见的瓶颈。此实验表明,相关概念可以直接且高效地应用于现有的大型共享内存代码,而无需大量的移植工作。

2. 使用SCI-VM进行透明多线程编程

除了基于SCI-VM实现的第一个编程模型——SPMD模型外,还可以实现其他具有不同功能和目标领域的编程模型。其中,在SCI-VM之上实现一个完全透明的分布式线程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择。

2.1 透明线程分布

这些线程库的实现基础是SCI-VM提供的全局虚拟内存。它为系统内的任何节点创建了对完整虚拟内存的一致视图,并保证任何数据在任何节点上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地址访问。

在这个全局内存抽象之上,可以

内容概要:文章基于4A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对SAP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业务架构上,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的责任单元,负责成本归集与控制,而利润中心是利润创造的独立实体,负责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应用架构方面,两者都依托于SAP的CO模块,但功能有所区分,如成本中心侧重于成本要素归集和预算管理,利润中心则关注内部交易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数据架构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存在多对一的关系,交易数据通过成本归集、分摊和利润计算流程联动。技术架构依赖SAP S/4HANA的内存计算和ABAP技术,支持实时核算与跨系统集成。总结来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相互关联,共同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或利润核算的专业人员,以及对SAP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的运作机制;②指导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合理配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优化业务流程;③提升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业务决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阐述了理论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