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标准及其应用解析
1. SCI地址空间内存区域维护
在SCI地址空间中,远程内存内容通常被视为不可缓存的,每次访问都需远程操作。当前的SCI集群互连硬件未实现缓存一致性功能。这就带来了性能问题,因为远程访问(如读取操作)的开销比本地内存访问高出一个数量级。
为解决此问题,基本策略是尽量避免本质上需要往返操作的远程读取,而更多采用远程写入。SCI适配器通常会缓冲远程写入操作,从发出写入操作的处理器角度看,其延迟与本地访问相近,速度比远程读取操作快数倍。
2. 用于缓存一致性多处理器的内存互连
将SCI用作缓存一致性内存互连,可使节点之间的耦合比非一致性集群更紧密。此时,SCI需连接到节点的内存总线,这样它就能参与并在必要时“导出”总线上的内存和缓存一致性流量,让其他节点能访问该节点的内存。节点的内存地址范围和进程地址映射可构成一个全局(虚拟)地址空间,使进程能透明且一致地访问系统内任何位置的内存。
常见做法是用这种方式连接多个基于总线的商用对称多处理器(SMP),构建大规模的缓存一致性(CC)共享内存系统,即CC - NUMA机器。以下是三个基于SCI的CC - NUMA机器示例:
| 机器名称 | 处理器类型 | 节点内特点 |
| ---- | ---- | ---- |
| HP/Convex Exemplar系列 | HP PA - RISC处理器 | 节点内使用无阻塞交叉开关 |
| Sequent NUMA - Q多处理器 | Intel处理器 | 基于总线的SMP节点 |
| Data General AViiON可扩展服务器 | Intel处理器 | 基于总线的SM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