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数化的手写知识用于书写者识别
1 引言
如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和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普及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手写文档和个人书写风格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手写文档使用广泛,许多手写文档可能会被伪造、篡改或复制,通常用于非法用途。因此,该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在司法程序中,很大一部分日常工作是鉴定手写文档(如遗嘱)的真伪。
目前,有两款软件工具可供专家和专业人员使用,它们能够显示手写的某些特征,但专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对一篇手写内容得出结论。这些工具既不能节省时间,也不能对手写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它们需要使用坐标纸和模板来获取参数(角度、线条尺寸、方向、平行度、曲率、对齐方式等),还需要使用放大镜和坐标纸来测量角度和线条。
每个人的手写笔迹都是不同的,都有个人特征,因此可以进行书写者识别。这一观点的科学依据来自人类大脑。当我们用不太熟练的手书写时,由于大脑发出的指令,会有一些部分或形式与用熟练手书写时非常相似。
一般来说,手写笔迹受两种力量的影响:
- 有意识或已知的力量,可由个人自由意志控制。
- 无意识的力量,不受个人自由意志控制,可分为机械力和情感力,后者包含情感因素。
所有人通过大脑创造自己的手写笔迹,同时,管理空间象征意义的手写冲动会将书写尺寸调整为比例形式,保持文本大小;如果个人被迫在较小空间内书写,则保持自然大小的一定比例。
如今,手写识别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与基于指纹、手部、面部或虹膜的识别(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相关研究还不够广泛。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的运作很难进行参数化,而其他提到的技术使用的是经过广泛研究的生物识别信息。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已实施的技术只能在垂直和水平平面上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