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论对实体形式的替代:历史与思想脉络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像桑切斯这样的实践派科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科学解释的基础深感不满,苏亚雷斯对实体形式的经验辩护在普遍怀疑论面前也显得无力。尽管桑切斯仅提出了消极的怀疑论观点,未给出积极解决方案,但在缺乏更好替代方案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解释仍占据主导地位。不过,桑切斯将发现时钟底层机制的困难与揭示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困难相类比,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笛卡尔强调在解释机械装置的运作时,实体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他认为机器也是自然的产物,与其他自然物体的区别仅在于复杂程度。这种观点使他能够主张,从可观察的效果到物质不可感知部分的“清晰”解释,优于经院哲学从“模糊”事物到“更模糊”实体形式的推断。正如他在《哲学原理》中所说,熟悉检查自动装置的人,能根据已知部分推断未知部分的构造,他也试图从自然物体的可感知效果和部分中发现其原因和不可感知的粒子。
亚里士多德《力学问题》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问题》于1517年由人文主义者维托雷·福斯托首次翻译成拉丁文。尽管19世纪的语言学家否认其为亚里士多德所著,但在16和17世纪,它被普遍认为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这部著作包含35个问题,涵盖了从简单机械装置(如天平、杠杆、滑轮和楔子)的解释到这些装置在航海和牙科等不同职业中的应用。这些看似多样的问题的统一线索是圆的奇妙特性,圆被认为是“所有此类现象的原始原因”。
力学的主题包括按自然规律发生但原因隐藏的令人困惑的现象,以及违背自然但对人类有益的效果。机械艺术被定义为帮助我们克服困惑、对抗或超越自然并产生有用结果的技能。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出现了一系列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以及其他以各种方式探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