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银行SaaS①|解码银行“权力地图”——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考官”?

专栏引言:

朋友,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带着一款自认为能改变银行SaaS产品,在客户会议室里意气风发地演示着炫酷的Demo。业务部门频频点头,似乎看到了降本增效的曙光;你心中窃喜,以为这单稳了。然而,会议结束后,项目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数月后,你辗转打听到反馈:方案很好,但科技部觉得与现有架构集成复杂风控说数据安全有隐患采购部认为价格超预算”……你仿佛陷入了一个由但是构成的迷魂阵。

从业三十年,我见过太多优秀的SaaS产品,不是输在功能或技术上,而是迷失在了银行这座看似一体、实则沟壑纵横的权力迷宫里。

一个残酷但真实的观察是:在银行,搞定一个SaaS项目,其本质不是一次产品销售,而是一场在复杂组织内,针对不同权力角色的精准价值沟通与信任构建工程。

本篇作为《破局银行SaaS》系列的开篇,我们将一起绘制这份至关重要的权力地图。它将帮助你看清银行内部的人、事、钱、权是如何流动的,让你知道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考官,从而在迷雾中找到那条通往签单的清晰路径。


一、 银行不是铁板一块:三类银行的决策基因与性格解剖

想要叩开银行的大门,首先要认识到,你面对的银行并非一个标准化的实体。不同类型的银行,其组织架构、决策风格乃至性格,都截然不同。将它们混为一谈,是战术上的第一个大忌。

三类银行的性格画像

1.1 国有大行:稳坐中军帐的航空母舰

  • 性格画像: 极度追求。如同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体量巨大,流程严谨,任何决策都需层层审批,以确保万无一失。它们的创新,往往是计划内的创新。
  • 权力结构: 近年来最显著的变化是金科子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崛起。像建信金科、工银科技,它们已不仅是技术支撑部门,更演变成了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技术决策中心。
    • 一个关键转变: 过去,SaaS厂商或许还能直接与总行业务部门沟通。如今,对于非核心系统,你很可能首先要面对的是金科子公司的技术专家们。他们掌握着事实上的技术选型否决权
  • 决策风格: 周期长(6-12个月是常态),偏好与头部厂商合作,对供应商的资质、案例、品牌背书要求极为苛刻。安全合规,尤其是国产化信创适配,是悬在所有供应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点评:
攻坚国有大行,不是一场短兵相接的突击战,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你的产品不仅要优秀,你的公司更要看起来家底丰厚、身板硬朗。试图用一个小而美的单点功能打动它,几乎不可能。你需要的是一套覆盖战略价值阐述、技术架构白皮书、安全合规证明、标杆案例背书的组合拳。

1.2 股份制银行:锐意进取的特种部队

  • 性格画像: 追求。它们市场化程度高,像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愿意为了战略目标尝试新战术、新装备。对提升客户体验、优化内部效率的SaaS产品,接受度最高。
  • 权力结构: 典型的双头政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老马爱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