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用户界面)中包含开发者与设备进行交互时所看到的各种组件(如时间、壁纸等)。属性作为接口,用于控制组件的行为。例如,开发者可通过位置属性调整组件在屏幕上的位置。
属性值的变化,通常会引起UI的变化。动画可在UI发生改变时,添加流畅的过渡效果。如果不加入动画,属性将在一瞬间完成变化。造成突兀感的同时,容易导致用户失去视觉焦点。
动画的目的包括:
- 使界面的过渡自然流畅。
- 增强用户从界面获得的反馈感和互动感。
- 在内容加载等场景中,增加用户的耐心,缓解等待带来的不适感。
- 引导用户了解和操作设备。
在需要为UI变化添加过渡的场景,都可以使用动画,如开机、应用启动退出、下拉进入控制中心等。这些动画可向用户提供关于其操作的反馈,并有助于让用户始终关注界面。
ArkUI中提供多种动画接口(属性动画、转场动画等),用于驱动属性值按照设定的动画参数,从起始值逐渐变化到终点值。尽管变化过程中参数值并非绝对的连续,而是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但由于人眼会产生视觉暂留,所以最终看到的就是一个“连续“的动画。UI的一次改变称为一个动画帧,对应一次屏幕刷新。决定动画流畅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帧率FPS(Frame Per Second),即每秒的动画帧数,帧率越高则动画就会越流畅。ArkUI中,动画参数包含了如动画时长、动画曲线等参数。动画曲线作为主要因素,决定了属性值变化的规律。以线性动画曲线为例,在动画时长内,属性值将从起点值匀速变化到终点值。属性过快或过慢的变化,都可能带来不好的视觉感受,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动画参数特别是动画曲线,需要结合场景和曲线特点进行设计和调整。
动画接口驱动属性值按照动画参数决定的规律,从原来的状态连续过渡到新的状态,进而在UI上产生的连续视觉效果。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提供各种动画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开发者快速学习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