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背景
Glide 作为常用的图片加载框架,框架层面已经对内存方面有不少优化,但作为一个图片框架,确保正确性一定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应用层还可以在适当的场景做一些额外的优化,当然你需要了解优化设置可能产生的问题。另外框架设计复杂性是很高的,但暴露给上层的 API 又非常简单,这导致我们忽略一些基本的工作原理,从而有意无意错误的使用框架。
这不是一篇 Glide 源码分析类的文章,如果对 Glide 使用还不够熟悉,不建议直接阅读。 以下文档结论基于 Glide v4+ 版本。
Glide 的一些特性
- 在不经其他额外配置的情况下 Glide 加载到内存中的 bitmap 大小不会超过视图大小本身,因此不会存在内存浪费。例如,网络图片原图大小为 200x200,但显示在页面中的 ImageView 控件大小为 100x100,Glide 内部最终解码的图片大小为 100x100。
- 若网络图片大小 > 控件宽或高,则默认情况下会按比例放大,返回一个满足宽高比例的位图。
- Glide v4+ 开始图片加载回归 ARGB_8888 格式作为默认 DecodeFormat。
- 如果加载图片时使用 RGB_565 格式,则实际运行不一定能够生效,主要是受两方面影响:1是如果图片本身包含透明度则仍会使用 ARGB_8888 格式,2是包含一些圆角或关于Alpha 的 Transform 变换,也会保持 ARGB_8888 格式。
- Glide 占用系统哪部分的内存?从 Android 8.0 开始,Bitmap 内存分配在 Native 堆,在未开启硬件位图前,还会在硬件层复制一份位图的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