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魔术背后的秘密

文章探讨了好魔术的评价标准,提出魔术应具备构造、方法、表演和效果等方面的特征,并强调了方法和表演的均衡结合对于魔术作品的重要性。作者以个人经验为例,分享了如何从数学和逻辑角度理解和评价魔术,同时提到了魔术与数学的交集——数学魔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689f0a0f07c491041ddc38980ef4db23.jpeg

自10岁起迷上魔术,至今20余年,魔术伴随我走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关于她,我有太多的经历想说。若是零零散散地说故事,无非街谈巷议,没啥价值;但把收集了这些魔术数据的大脑生长出来的奇妙体验和逻辑总结出来,也许会有些独特。它一方面体现的是这些魔术的内容在我脑海里构建,独一无二;另外,这也是佐证我奇特思维逻辑方式的证据。

今天我想聊聊一个好魔术背后的隐藏特性,用逻辑方法参透感性的魔术。

好魔术存在吗?

首先说说我认为什么是好魔术,这本质上是给出魔术这个艺术门类好坏的可行的评价标准。

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每个人心中的好魔术都不同,标准压根就不存在。即便存在,你又不是啥大师,那你认为的好魔术有什么意义,有啥好看的?

确实,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种好魔术和坏魔术,哪怕是大师认为的好魔术,可能也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这本质上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我的答案确实无足轻重。

但是,魔术作为一门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参与的艺术形式,有其百花齐放的独特性,也应该也有其作为这个门类基本的欣赏和判断准则。可以想见,最开始还没有细分艺术门类的时候,人类因为经济繁荣带来的非功利的艺术展现里,内容一定是五花八门,而给不同的艺术形式划定一定的艺术边界和内部规则,是其庞杂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需求,而这也是艺术都是相通的原因。一般时候,我们不会突破艺术的边界,除非你已经精深一个领域,并有实力拓展其边界和创造新的形式。

艺术和科学一样是分门别类的,这既有利于每个个体在特定的领域钻深钻精,也使得同一个门类内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讨论,沟通和发展。这并不高深复杂,需要行家里手才能理解,而只需要是这门艺术最朴素的特性就够了。比如,就比如唱歌比赛不能假唱,跑调一定要扣分;想打篮球不可以带着球走,扣篮和上篮同样只算2分;写出来的代码有效的前提是编译通过,其它的可以视作代码风格。否则只会被认为不懂这个项目,而没有人会鼓励这种特立独行,只能说明你不懂。

所以魔术一定也有其简单清晰的通用标准,而每个人的喜好可以看作是在这个门类的基本准则下的延伸,大体不应该违背它的原则下被肯定和鼓励。

魔术应该怎么评价?

好了,那具体该怎么给出评价标准呢?

无非就是像机器学习那样,先看看哪些魔术是公认的好魔术,优秀的作品,哪些是有欠缺次之的,还有哪些是明显反例的。无论最后通过分类还是打分模型,就可以估计出这个标准的具体达成情况了。

我20来年目力所及看过的魔术,有有监督的大师的作品,比如印象深刻的大卫飞天,穿越长城,东方快车消失(印象太深,脑海里瞬间就能蹦出一串),还有helder的Fism获奖流程,刘谦春晚上现象级的演出,这应该都是很好的正样本;另外我还无监督的从各种渠道学来的方法,发现那些能广为流传的手法,一交流就愿意演,一演观众就爆炸,这种从反馈上一看就应该属于好魔术的特性。

于是我从不同角度,基于对魔术的常识和逻辑区分,抽取了如下评价特征:

1.  构造上:结构,故事,寓意

2.  方法上:难度,聪明,秘密

3.  表演上:场面,台词,共情

4.  效果上:惊讶,惊喜,回忆

5.  传播上:首选,流行,经典

当然总结不一定全面,用词还可以斟酌,但大体是这些维度,从创作的结构,到实现方法,表演的呈现,最后观众的效果和流传的结果,基本囊括了一个魔术作品从出生到被忘记的全过程。这些每个节点处的特征,都作为其好坏的组成部分。

至于每个部分占多大比重,每个细致特点怎么评判之类的,也有一定的通用标准,不过个性化程度就大很多了。比如有人喜欢把魔术当作科学一样研究,他看重的就是构造和方法;而有人看重魔术能否获取商业价值,那表演和效果就是最关键的要素;还有人希望他的发明的魔术能永垂不朽,传播价值为第一位。

这些维度在不同的讨论场合自然也有不同的重要程度,比如把这些东西再拆分细化一下,应该就可以变成FISM比赛的评委评价手册了;再搞个训练集训练一下,也可以作为一个魔术机器打分评价模型。总之,框架不变,细节处可以依环境变化。

以上就是我根据魔术这个行业内对这个门类基本的定义出发,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分享一下我认为,好魔术特特点,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好魔术。

我内心的好魔术

说完了通用的魔术评价,来说说我自己的。其他维度上的考量,我和一般爱好者魔术师们也大差不差,也都会为了同样的爆款而惊讶,为同样垃圾的魔术而吐槽。但是我本人自然偏构造和方法上的研究多一点,比如一个典型的数学魔术的创作过程,一般就是有若干数学模型描述的规律事实(书上看的或自己推导),然后想方设法去用好这个方法构造出结构,以达成相对最优的表演方式。

而我在创作过程中,对那些十分满意的作品,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判断的。而对那些不满意的作品,我也有清晰的意识,哪里一定还得再改改。举个例子,在这个公众号发的第一篇数学魔术文章《Reverse原理背后的数学和魔幻艺术》中的三个魔术,就典型的属于逐步修改,从不满意到最终完美并纳入记忆的过程。第一个《4Ace出现》,在构造的结构上就很一般,方法虽然聪明,但秘密性不强,也没什么表演;而《5选1的巧合》则已经有了一定的故事和表演性,结构上更好,秘密更隐蔽,已经好多了;但总觉得还有改进空间,感觉方法的使用还不到位,表演也没有完全匹配到位。于是最后一个《All you have chosen》就用完整的故事构造了整个表演,完全配得上对应的足够聪明和隐蔽的方法,最终呈现的效果上全方位碾压前面两个作品,自然也是流传最广的,结果也是作为一个正式的商业流程出道了。

我冥思苦想,思辨着,如果我大脑对魔术美丑的判断是准确的,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特性呢?

直到一天夜里,上帝给我送来了灵感:

我心目中好的魔术作品,一定是方法和表演的均衡结合。

用公式写就是min(method,performance)。

当你为方法和表演花费了差不多的功夫的时候,决定这个魔术的好坏仍然取决于这二者的短板。

我有时候看到一些很不均衡的魔术作品,要么就全是表演,原理就是托,或者一个电子感应器(以前还新鲜,现在已经烂大街了)这样毫无深度的内容,比如一些心灵表演,插入过多花切等不推动魔术结构的情节,过度煽情的魔术和观众会以故弄玄虚而不感兴趣地换台的节目。它们的表演过头了,使得其没有秘密的内涵作支撑,一切呈现都徒有其表。

另外一类就全是方法,典型的就是如为了发二张拍视频而练的发二张,或者一些已经没什么秘密但接近杂技的扑克牌技术,当然典型的就是像直接构造矩阵,排列等数学对象一样表演的数学魔术。这些都会使得观众太接近秘密本身而使魔术变得脆弱;另外,因为没有表演的包装,过程本身也是无聊的,像个技术交流而不是魔术表演作品。

嗯,这就是属于我在通用的好魔术标准上个人的个性化。受到了我目力所及看到的和想到影响,总之还在魔术艺术的整体框架之内,作为其一根枝叶生发出去。

我把它分享给你,希望你心中也能定格出你觉得最棒的魔术。

6d885d5557d2b87fef304122cc27e3a5.gif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da6bcc0ba527a9e5e92e4e337f349e81.gif

f9b7d7d0533beb465273ff0caf63469e.png

0c92ff3c9112c8b6d583447d0eeda27e.jpeg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对称思维的妙用之从解题到本质(六)——网红鸭子半圆概率问题的多种解法

文字对称中的数学与魔术(八)——魔术《抓牌奇迹》与系列总结

魔术缘何而给你惊喜?

我的数学学习回忆录——一个数学爱好者的反思(二)

江泽民同志出的五角星五点共圆几何题解

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出线形势分析指南——德国队会被西班牙做掉吗?

纠错码与魔术(四)——汉明纠错码魔术进阶

4c2a51c2a04f23d916aec77065737f2a.gif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