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适用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模电如果抛开枯燥的理论,只讲应用——简单,有趣。
二、模电重要性
现在是搞硬件+软件,结合起来的。
计算机是一个硬件的载体,在计算机上有工作的软件。问题:硬件和软件是怎么结合的?怎么搭配的?计算机的最底层的工作原理(核心原理)实际上是用电去控制电。
一旦理解了电路是怎么连接的,以后看单片机和嵌入式代码很容易理解。
无非就是把这个开关打开,实现这个功能。
把这个开关关闭,实现另外一个功能。
计算机的底层是用电控制电,从而控制软件和硬件的连接。
用电去控制电,这是计算机工作的核心原理。
三、学习方法
学习与电学相关的内容时,相当于一个老中医。
学会了一个套路,见到一个症状后,脑子中就会形成一种方案和思想。
见的越多,解的疑难杂症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与硬件打交道的开发、调试、编程是越老越吃香。
自己干的活多了,别人要打几个板,做几次验证,最终方案才能成型;经验丰富的,一个方案,直接打样就成功,节约时间。
四、为什么历久弥新?
电路的原理一直没有改变。
初中学习过的欧姆定律和电学定律,这些电路的原理是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的。
这种知识点,更新迭代速度非常慢。
计算机蓬勃发展好几十年,底层的原理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制作工艺。
之前,需要制作出来这样的一个电路,可能体积很大,功耗很大。
现在,制作出来相同功能的电路,工艺可能已经到28nm了,或者7nm、44纳米…
工艺提升了,功耗降低了,但是底层的电学原理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
五、硬件的应用
很多芯片公司很缺人。
OPPO
芯片公司中4000人原地解散,两三天就被别的企业瓜分完了。
做硬件设计,是一个相对稀缺的资源,员工都很宝贵。
硬件设计,芯片设计的语言是Verilog,Verilog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物。
到今天,依旧使用这个语言来设计硬件。
C语言
也就是C89
、C99
的标准。
1989年、1999年的标准用到了现在。
在嵌入式上,支持的C语言`编译器就是89的,或者99的。
如果是纯软件的编程,就很追求潮流。
可能今天留下这个,明天流行那个。
例如:
①Java
开发
②前端开发:这段时间流行Vue
,过段时间流行React
;并且版本也是今天更新一次,明天更新一次。可能四个月,就有一个大的版本进行迭代。
③搞笑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