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
1.1 前言
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模型如下图所示:
由中间质量很大的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在原子核的周围进行高速的移动。电子带负电。
古老的法则: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2 原子概念
1.3 原子与电荷
(1)定义:
(2)为什么木头、石头不导电?
答案:带负电的电子都被稳定的束缚住了。
(3)金属固体的电子离原子核比较远
原子核在中间是不动的,维持住物体的稳定。
电子离核远:束缚力比较弱,电子就可以在空间内左右移动,小范围区间内移动。
如果电子可以在小范围空间内移动,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4)电流的产生
假设生产了三根导线,三根导线非常细,细到这根导线的直径只有一个原子大小。
电流的速度接近光速。有人为了验证这个问题,做了几公里长的导线。
电子移动是很慢的,为什么有人讲电流是光速呢?
原因:电场的建立是以光速建立起来的。每一个电子都往右边挤,这个电场建立的速度是以光速建立起来的。本身电子移动的速度没有那么快。
(5)总结
1.4 电流的单位
(1)最早的电流产生,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
1mol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正好对应的电荷是6.2415093*10^18个。
(2)可以把每一个元电荷单程一个人。
如果单位时间内很多人要出去,通道越大,流的更顺畅;通道越窄,容易产生挤压或者踩踏事件。
所以以后选择电线时,选择需要过几安的电流,就需要几个平方毫米的线。
线的粗细和需要承载的电流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是很细的线,需要过一个3A、5A的电流,短时间这个导线就会发出来大量的热。外面的绝缘胶皮都有可能被烧毁。
(3)单片机使用有STC、ARM、Risc-V等。
这些单片机带机电流一般就是10mA-50mA左右。
1000ma=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