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stm32中断、DMA通信原理和编程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STM32中断的原理,包括中断的分类、作用和优先级,并通过STM32CubeMX配置点灯及外部中断。接着,讲解了在中断方式下实现串口通信的步骤,以及如何使用DMA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了DMA在简化代码和提高效率上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STM32中断

1.中断含义

中断即为一个突发的任务打断了正在进行的任务。

中断分为两类:

 ①.系统中断,体现在内核。

 ②.外部中断,体现在外设。

2.中断作用

跟据中断的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中断使处理器转而去优先运行正常控制流之外的代码。当中断信号达到肘, CPU 必须停止它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并且切换到一个另一个活动。为了做到这就要在内核态堆钱保存程序计数器的当前值 (寄存器的内容) ,并把与中断类型相关的地址放进程序计数量。

① 中断发生:当 CPU 在处理某一事件A时,发生了另一事件 B,请求 CPU 迅速去处理。

② 中断处理:CPU 暂停当前的工作,转去处理事件 B。

③ 中断返回:当 CPU 将事件 B 处理完毕后,再回到事件 A 中被暂停的地方继续处理事件 A。

3.中断优先级

中断允许嵌套,不同的中断有不同的优先级,处理器根据不同中断的重要程序设置不同的优先等级。

不同优先级中断的处理原则是:高级中断可以打断低级中断;低级中断不能打断高级中断。

二、STM32CubeMX点灯

1.设计思路

上拉式按键:

按键按下(接低电平),引脚 PB6 读到低电平

按键释放(接高电平),引脚 PB6 读到高电平

触发方式:

按键按下瞬间,形成下降沿

按键释放瞬间,形成上升沿

2.建立工程

按照常规选择芯片到达当前页面。

33934b58fe6845979eff2aef7897026e.jpg

 将PB6管脚的引脚模式设置为输出模式:GPIO_Output。将作为LED的引脚。

将PA2管脚的引脚模式设置为外部中断:GPIO_EXTI2。

接着我们自定义我们所选择的管脚的名称。同时PA2管脚我们要选择上升沿触发的触发方式:External Interrupt Mode with Rising edge trigger detection。

675d10009cf44e47b7b989afeb69948a.jpg

 选择对应的外部中断线,点击Enabled。

配置中断的优先级。

96fa3984ac7448dd9c05caa70356a8ca.jpg

 这里用默认的。

设置时钟,设置36M。

46d6fd11171f4765a25fe1a492e22f90.jpg

 然后生成工程文件。

3.编写代码

打开我们生成的文件,找到stm32f1xx_hal_gpio.c。

f5748b0f4f564a63a6d0a7755384fce9.jpg

 void HAL_GPIO_EXTI_IRQHandler(uint16_t GPIO_Pin)函数就是我们的中断服务函数,捕获到上升沿,触发中断,进入函数接着执行下面的HAL_GPIO_EXTI_Callback(GPIO_Pin)函数,这个函数是回调函数,可以发现前面有个weak。( __weak 表示此函数为虚函数,需要用户重写。)

然后进入main.c文件,进行重写,在主函数的下方。

void HAL_GPIO_EXTI_Callback(uint16_t GPIO_Pin)

{

 if( GPIO_Pin == A2_EXTI_Pin)//判断外部中断源

 {

  HAL_GPIO_TogglePin(LED_GPIO_Port, LED_Pin);//翻转LED状态

 }

}

d0b3429e2a6d4ddbbb43fd9de666e73e.jpg

 4.烧录运行

编译成功后我们烧录进我们的芯片。

b9abe4e0f4da40be96a84161f3d4878b.jpg

 点灯

e8ef60df44124df0848c73c6afa809a7.jpg

 三、中断方式下的串口通信

1.建立工程

首先设置rcc,添加外部时钟HSE和选择外部时钟源:

接着设置串口,点击USART1,设置MODE为异步通信,基础参数我们选择波特率为115200 Bits/s。传输数据长度为8Bit。奇偶检验无,停止位1,接收和发送都选择使能,然后GPIO引脚设置 USART1_RX/USART_TX(会自动设置),在NVIC Settings 一栏使能接收中断,这样就完成了。

cd7bccdeaf424242a1cef7cfbb09787f.jpg

 然后我们进行时钟设置:

f40566a3ad634268975ffa67ac3f2b8f.jpg

 同上生成keil文件。

2.编写代码

首先我们要设置printf函数。

在main.c和usart.c中添加头文件#include “stdio.h”

d850e8943ad94b2fa968c6112e940036.jpg

add70694eef64351bf57b765a68d0634.jpg

在usart.c中,进行重定义,添加下面的代码:
/* USER CODE BEGIN 1 */

//加入以下代码,支持printf函数,而不需要选择use MicroLIB      
//#define PUTCHAR_PROTOTYPE int fputc(int ch, FILE *f)    
#if 1
//#pragma import(__use_no_semihosting)             
//标准库需要的支持函数                 
struct __FILE 

    int handle; 
}; 

FILE __stdout;       
//定义_sys_exit()以避免使用半主机模式    
void _sys_exit(int x) 

    x = x; 

//重定义fputc函数 
int fputc(int ch, FILE *f)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ch, 1, 0x0001);  
    return ch;
}
#endif 

/* USER CODE END 1 */
在main.c中添加我们的发送数据:
    /* USER CODE END WHILE */
          printf("Hello windows!\r\n");
        HAL_Delay(500);
    /* USER CODE BEGIN 3 */
再在main.c中加上下面的定义,用以接收串口数据:
uint8_t aRxBuffer;            //接收中断缓冲
uint8_t Uart1_RxBuff[256];        //接收缓冲
uint8_t Uart1_Rx_Cnt = 0;        //接收缓冲计数
uint8_t    cAlmStr[] = "数据溢出(大于256)\r\n";
添加开启接收中断的语句:
/* USER CODE BEGIN 2 */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 (uint8_t *)&aRxBuffer, 1);
/* USER CODE END 2 */
在main.c下添加中断回调函数:

/* USER CODE BEGIN 4 */
/**
  * @brief  Rx Transfer completed callbacks.
  * @param  huart pointer to a UART_HandleTypeDef structure that contains
  *                th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specified UART module.
  * @retval None
  */
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
  /* Prevent unused argument(s) compilation warning */
  UNUSED(huart);
  /* NOTE: This function Should not be modified, when the callback is needed,
           the HAL_UART_TxCpltCallback c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user file
   */
 
    if(Uart1_Rx_Cnt >= 255)  //溢出判断
    {
        Uart1_Rx_Cnt = 0;
        memset(Uart1_RxBuff,0x00,sizeof(Uart1_RxBuff));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cAlmStr, sizeof(cAlmStr),0xFFFF);    
    }
    else
    {
        Uart1_RxBuff[Uart1_Rx_Cnt++] = aRxBuffer;   //接收数据转存
    
        if((Uart1_RxBuff[Uart1_Rx_Cnt-1] == 0x0A)&&(Uart1_RxBuff[Uart1_Rx_Cnt-2] == 0x0D)) //判断结束位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 *)&Uart1_RxBuff, Uart1_Rx_Cnt,0xFFFF); //将收到的信息发送出去
            Uart1_Rx_Cnt = 0;
            memset(Uart1_RxBuff,0x00,sizeof(Uart1_RxBuff)); //清空数组
        }
    }
    
    HAL_UART_Receive_IT(&huart1, (uint8_t *)&aRxBuffer, 1);   //再开启接收中断
}
/* USER CODE END 4 */

ed2b28498a0b438781e77cff5a3dbdd3.jpg

 3.烧录运行

烧录过程:

5e3ae99979044a96b30a1857b07cc68e.jpg

5dde3394ebfe4c87b84d6d6d0f20fa13.jpg 

 四、DAM

1.DMA定义

直接存储器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内存访问技术。它允许某些电脑内部的硬体子系统(电脑外设),可以独立地直接读写系统存储器,而不需绕道 CPU。在同等程度的CPU负担下,DMA是一种快速的数据传送方式。它允许不同速度的硬件装置来沟通,而不需要依于 CPU的大量中断请求。

2.DMA数据传输方式

普通模式:

传输结束后(即要传输数据的数量达到零),将不再产生 DMA 操作。若开始新的 DMA 传输,需在关闭 DMA 通道情况下,重新启动 DMA 传输。

循环模式:

可用于处理环形缓冲区和连续数据流(例如 ADC 扫描模式)。当激活循环模式后,每轮传输结束时,要传输的数据数量将自动用设置的初始值进行加载, 并继续响应 DMA 请求。

3.新建工程

还是常规的新建工程,找到我们的STM32F103C8T6芯片。

设置RCC

ffa69f5583e64017a8088f492eb55c09.jpg

 然后设置usart串口

750be661515e42fd9398ce3114b5bf37.jpg

 设置使能中断

接着就要开始DMA设置了,我们要设置到中速medium,然后下面的模式为normal,右边点击选择memory。

回到system core去设置DMA

时钟设置

9e208c0d47f341fbb5eea15742147c41.jpg

 然后生成keil文件,进行代码编辑。

4.编写代码

在main.c中添加代码

uint8_t Senbuff[] = "Hello world!"; //定义数据发送数组

  HAL_UART_Transmit_DMA(&huart1, (uint8_t *)Senbuff, sizeof(Senbuff));

  HAL_Delay(1000);

5.烧录运行

烧录过程

c933f116f2484acdacbb49f0e192d41b.jpg

86d1b56086fa4fb09ea6ebab5fe5feaa.jpg 

 五、总结

此次实验使用两种不同的中断方式,感觉在MX中设置好DMA后,代码的编写简单点,也不添加头文件,有了收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