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几种特殊的格
8.4.1有界格
引理1:设(L,≤)是一个格。若S是L的任意一个有限非空子集,则S有一个最大下界和最小上界。
对于格的一个无穷子集,引理1的结论不成立。例如,在格(I + ,≤)中,所有正偶数组成的集合记为E + ,E + ⊆I + ,但E + 没有最小上界。
记集合S的最大下界为infS;集合S的最小上界为supS.
定义8.4.1.格(L,≤)称为有界格,如果它有一个最大元素(记为1)和一个最小元素(记为0),亦即,对任意a∈L,都有0≤a≤1,0、1称为格(L,≤)的界。若(L,≤)是有限格,令L={a 1 ,⋯,a n },则(L,≤)必是有界格,并且0=a 1 ×a 2 ×⋯×a n 1=a 1 ⊕a 2 ⊕⋯⊕a n
引理2.若(L,×,⊕,0,1)是有界格,则对任意a∈L,恒有a⊕0=a,a×1=a,a⊕1=1,a×0=0.
定义8.4.2.在有界格(L,×,⊕,0,1)中,一个元素b∈L,称为元素a∈L的余元素,如果a×b=0,a⊕b=1.在有界格(L,×,⊕,0,1)中,任意元素a可以有余元素,也可以没有余元素;如果有余元素,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余元素。
例如,下面Hasse图所表示的有界格,就说明了上述这些情况的存在。(x 1 ,x 2 都是余元素)(x 1 有唯一余元素x 2 )(x 1 的余元素是x 2 和x 3 )
引理3.在有界格(L,×,⊕,0,1)中,1是0的唯一一个余元素,反之亦然。
证明:因为由引理2知,0×1=0,0⊕1=1,所以,0,1互为余元素。若c∈L,且c≠1,c是0的余元素,0×c=0,0⊕1=1.但是,由引理2知,0⊕c=c,故,c=1矛盾。
8.4.2有余格
定义8.4.3.有界格(L,×,⊕,0,1)说是一个有界格,如果对L中每一个元素,都至少有一个余元素。
例8.4.1.n维格(L n ,≤ n )是一个有余格,其中1 n =(1,1,⋯,1),0 n =(0,0,⋯,0)有界。对任意L n 中元素(a 1 ,⋯,a n ),元素(b 1 ,⋯,b n )是余元素,其中
b i =0⟺a i =1b i =1⟺a i =0 }i=1,⋯,n.
例8.4.2.设S是有n个元素的集合,ρ(S)是S的幂集合,于是,(ρ(S),⊆)是有余格。其中,ϕ和S是此格的界,对ρ(S)中任意元素A,ρ(S)中的元素S−A是其余元素。
8.4.3分配格
由8.3.3中定理8.3.3知,对于任意格,其格中元素都满足分配不等式,下面我们引进一种满足分配恒等式的特殊格。
定义8.4.4.格(L,×,⊕)称为分配格,如果对任意a,b∈L,恒有a×(b⊕c)=(a×b)⊕(a×c)a⊕(b×c)=(a⊕b)×(a⊕c)
指出一点,分配格定义中的两个不等式是等价的,亦即,在格中,只要有一个分配恒等式成立,另一个分配恒等式可以由格的性质推导出来。
不是所有的格都是分配格,例如,下面的Hasse图表示的格不是分配格:
因为a 2 ×(a 1 ⊕a 3 )=a 2 ≠(a 2 ×a 1 )⊕(a 2 ×a 3 )=a 3 ,b 1 ×(b 2 ⊕b 3 )=b 1 ≠(b 1 ×b 2 )⊕(b 1 ×b 3 )=0.
引理4:任意一个链都是一个分配格。
证明:设格(L,≤)是一个链,任取L中三个元素a,b,c,无非是下面两种情况:1)a≥b,a≥c,于是a≥b⊕c,故a×(b⊕c)=b⊕c而a×b=b,a×c=c,所以,(a×b)⊕(a×c)=b⊕c.故a×(b⊕c)=(a×b)⊕(a×c).2)a≤b或a≤c,于是a≤(b⊕c),故a×(b⊕c)=a.而(a×b)⊕(a×c)=a,所以a×(b⊕c)=(a×b)⊕(a×c).
也有很多不是链的格是分配格。例如,n维格(L n ,≤ n ),格(ρ(S),⊆),格(I + ,D),格(S n ,D)都是分配格。分配格的任意子格仍是分配格。
定理8.4.1.(DeMorgan定律)设(L,×,⊕)是一个分配格,对任意元素a,b,若a,b有余元素a ′ ,b ′ ,则(a×b) ′ =a ′ ⊕b ′ (a⊕b) ′ =a ′ ×b ′
证明:因为(a ′ ⊕b ′ )⊕(a×b)=(a ′ ⊕b ′ ⊕a)×(a ′ ⊕b ′ ⊕b)=(1⊕b ′ )×(a ′ ⊕1)=1×1=1而(a ′ ⊕b ′ )×(a×b)=(a ′ ×a×b)⊕(b ′ ×a×b)=(0×b)⊕(0×a)=0⊕0=0故由余元素定义知,(a×b) ′ =a ′ ⊕b ′ 同理可证另一等式:(a⊕b) ′ =a ′ ×b ′
定理8.4.2.设格(L,×,⊕)是分配格,对任意a,b,c∈L,如果a×c=b×c,a⊕c=b⊕c,则有a=b.
证明:若(L,×,⊕)是分配格,且a×c=b×c,a⊕c=b⊕c,则a=a×(a⊕c)=a×(b⊕c)=(a×b)⊕(a×c)=(a×b)⊕(b×c)=b×(a⊕c)=b×(b⊕c)=b
推论:设格(L,×,⊕)是一个有余的分配格,则对任意a∈L,a的余元素a ′ 是唯一的。
证明:因(L,×,⊕)是有余格,设a ′ 和a ′′ 都是a的余元素,即a×a ′ =0,a⊕a ′ =1,a×a ′′ =0,a⊕a ′′ =1,故a×a ′ =a×a ′′ ,a⊕a ′ =a⊕a ′′ .由定理8.4.2.知,a ′ =a ′′ .
8.4.4模格
定义8.4.5.设(L,≤)是一个格,对任意a,b,c∈L,如果a≤b,都有a⊕(b×c)=b×(a⊕c)则称(L,≤)为模格。
任意一个分配格都是模格,但模格不一定是分配格。
例8.4.3.下图中左面Hasse图表示的格既不是分配格,也不是模格。因为a 3 ≤a 2 ,但a 3 ⊕(a 2 ×a 1 )=a 3 ⊕0=a 3 ,a 2 ×(a 3 ⊕a 1 )=a 2 ×1=a 2 .右面Hasse图表示的格(L,×,⊕)是模格,但不是分配格。
L={0,1,b 1 ,b 2 ,b 3 }.分以下几种情况:(1)当a=1时,若a≤b,则b也一定是1.故a⊕(b×c)=1⊕(1×c)=1,b×(a⊕c)=1×(1⊕c)=1×1=1.(2)当a=0时,若a≤b,则b可能为0,b 1 ,b 2 ,b 3 ,1.故a⊕(b×c)=0⊕(b×c)=b×c,b×(a⊕c)=b×(0⊕c)=b×c.(3)当a=b 1 ,b 2 ,b 3 之一时,若a≤b,则b是1或a。①若b=1,则a⊕(b×c)=a⊕(1×c)=a⊕c,b×(a⊕c)=1×(a⊕c)=a⊕c.②若b=a,则a⊕(b×c)=a⊕(a×c)=a,b×(a⊕c)=a×(a⊕c)=a.综上,对任意a,b,c∈L,如果a≤b,都有a⊕(b×c)=b×(a⊕c).
例8.4.4.群G中的所有正规子群做成一个模格。设群G的所有正规子群做成的集合为S,对集合S引进如下两种运算:对任意A∈S,B∈S,A与B的交集记为A∩B。因为正规子群的交仍为正规子群,故运算∩对S是封闭的。对任意A∈S,B∈S,A与B的乘积(记为A⋅B)为如下集合:A⋅B={x⋅y|(x∈A)∧(y∈B)}.对任意g∈G,任取u∈g⋅(A⋅B),于是,u=g⋅a⋅b.其中a∈A,b∈B.因为A,B是正规子群,所以g⋅a⋅b=a 1 ⋅g⋅b=a 1 ⋅b 1 ⋅g,其中a 1 ∈A,b 1 ∈B.故u=g⋅a⋅b∈(A⋅B)⋅g,故g⋅(A⋅B)⊆(A⋅B)⋅g.同理可证:(A⋅B)⋅g⊆g⋅(A⋅B).故g⋅(A⋅B)=(A⋅B)⋅g即,A⋅B是正规子群,所以,乘运算⋅对S也是封闭的。i)交运算和乘运算满足结合律是显然的。ii)交运算满足交换律是显然的,对于乘运算:任取u∈A⋅B,即u=a⋅b(a∈A,b∈B).由于B是正规子群,所以,u=a⋅b=b 1 ⋅a(b 1 ∈B),故u∈B⋅A,即A⋅B⊆B⋅A.同理可证:B⋅A⊆A⋅B,故A⋅B=B⋅A.即乘运算满足交换律。iii)任取u∈A⋅(A∩B),于是,u=a⋅c,其中c∈A∩B,故u=a⋅c∈A,即A⋅(A∩B)⊆A.任取u∈A,因为A,B都是子群,故单位元素1既在A中,也在B中,故1∈A∩B,故u=u⋅1∈A⋅(A∩B),即A⊆A⋅(A∩B)。故A⋅(A∩B)=A同理可证:A∩(A⋅B)=A.亦即:运算∩和⋅满足吸收律.因此(S,∩,⋅)是一个格。由于此格中的运算∩就是集合的交运算,与(S,∩,⋅)等价的半序格的部分序就是集合之间包含关系⊆。对任意A∈S,B∈S,C∈S,如果A⊆B,任取u∈A⋅(C∩B),于是,u=a⋅d,其中d∈C∩B,a∈A,而A⊆A⋅C,故u=a⋅d∈(A⋅C)∩B,即A⋅(C∩B)⊆(A⋅C)∩B.任取u∈(A⋅C)∩B,于是,u∈B,u∈A⋅C.令u=a⋅d(其中a∈A,d∈C),于是,d=a −1 ⋅u.因为a −1 ∈A⊆B,u∈B,故a −1 ⋅u∈B,即d∈B.故d∈C∩B.因此,u=a⋅d∈A⋅(C∩B),即(A⋅C)∩B⊆A⋅(C∩B),所以有A⋅(C∩B)=(A⋅C)∩B由定义知,(S,∩,⋅)是模格.
定理8.4.3.格(L,≤)是模格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a,b,c∈L,如果a≤b,a×c=b×c,a⊕c=b⊕c则必有a=b.
证明:必要性。若格(L,≤)是模格,则对任意a,b,c∈L,如果a≤b,a×c=b×c,a⊕c=b⊕c,则a=a⊕(a×c)=a⊕(b×c)=b×(a⊕c)=b×(b⊕c)=b.充分性。任取a,b,c∈L,且a≤b.因为(a⊕(b×c))⊕c=a⊕((b×c)⊕c)=a⊕c又因为a≤b,所以a≤b×(a⊕c),故a⊕c≤(b×(a⊕c))⊕c≤(a⊕c)⊕c=a⊕c所以,(b×(a⊕c))⊕c=a⊕c.因此(a⊕(b×c))⊕c=(b×(a⊕c))⊕c(1)亦即,在格(L,≤)中,若a≤b,则有(1)式。根据对偶原理2,对任意a,b,c∈L,若a≥b,则有(a×(b⊕c))×c=(b⊕(a×c))×c因此,当a≤b,即b≥a时,有(b×(a⊕c))×c=(a⊕(b×c))×c(2)由格的分配不等式知,当a≤b时,有a⊕(b×c)≤b×(a⊕c)(3)由(1),(2),(3)式及此定理的条件,得a⊕(b×c)=b×(a⊕c)故,(L,≤)式模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