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
- 控制进度过程的作用是:提供发现计划偏离的方法,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
- 进度控制关注如下内容:
- 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 当变更实际发生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 进度基准的任何变更都必须经过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审批。控制进度是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有效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是监控项目的实际进度,及时、定期的将它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并立即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项目进度控制必须与其他变化控制过程紧密结合,并且贯穿于项目的始终。当项目的实际进度滞后于计划进度时,首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并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 通常可用以下一些方法缩短活动的工期:
- 赶工;
- 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及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 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 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 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 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 控制进度的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包括进度管理计划和进度基准。进度管理计划描述了应该如何管理和控制项目进度。进度基准作为与实际结果相比较的依据,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变更、采取纠正措施或采取预防措施;
- 项目进度计划:指的是最新版本的项目进度计划,其中用符号标明了截止数据日期的更新情况、已经完成的活动和已经开始的活动;
- 工作绩效数据: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信息,例如哪些活动已经开始,他们的进展如何,哪些活动已经完成;
- 项目日历;
- 进度数据;
- 组织过程资产,会影响控制进度过程的组织过程资产包括,但不限于:
- 现有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与进度控制有关的政策、程序和指南;
- 进度控制工具;
- 可用的监督和报告方法。
- 控制进度的工具与技术:
- 绩效审查,是指测量、对比和分析进度绩效,如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已完成百分比及当前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绩效审查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其中包括:
- 趋势分析,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绩效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
- 关键路径法,通过比较关键路径的进展情况来确定进度状态。关键路径上的差异将对项目的结束日期产生直接影响。
- 关键链法:比较剩余缓冲时间与所需缓冲时间,有助于确定进度状态。
- 挣值管理,采用进度绩效测量指标,如进度偏差SV 和 进度绩效指数 SPI,评价偏离初始进度基准的程度。
- 项目管理软件;
- 资源优化技术;
- 建模技术;
- 提前量和滞后量;
- 进度压缩
- 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 绩效审查,是指测量、对比和分析进度绩效,如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已完成百分比及当前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绩效审查可以使用各种技术,其中包括:
- 控制进度的输出:
- 工作绩效信息;
- 进度预测;
- 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
-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项目进度管理:控制进度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2-08-15 14:23:57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