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爱好 石窟

今天还在旅行中,实在没得扯了,还得继续扯,说说个人旅游的爱好,也算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实旅游这件事,个人喜好一个人去旅游,或者叫旅行,因为我喜好探究一些常人不大愿意的或不大感兴趣的景点。例如你和我说去海边,我的反应不大会是大连,青岛,三亚,我的反应可能是,威海,日照,海口, 喜静,喜好人少,热门景点只有和家里人一起选择。

另一个爱好就是喜好去看石窟,国内的四大石窟,其实我到不认为敦煌的莫高窟是石窟,主要是壁画的精美。倒是重庆的大足石刻是很不错的,也去过,其中有一个山洞中的佛像栩栩如生,身上的衣衫如同正在被风吹过一样,栩栩如生,但实际上都是一斧子,一锤子凿出来的。

当然,云冈石窟,也是去过的,高大的佛像和每尊佛像的故事,也都是很有意思,例如大型佛像在石洞里面为什么要开天窗,佛像为什么要仰视,高大的佛像的眼睛的雕琢有什么技巧,以及和参拜的人产生什么心理影响等等,这都是有深厚的积淀的和科学的,哪个石窟的佛像是那个时期的,哪个时期的统治者为何要支持修建这样的佛像,佛像的身姿为何有的 是单腿站立的,为何有的是双腿站立,或者盘坐的,这些都是有讲究和对应当时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的影响的。

同时每个石窟也不单单是当时的政府主持开凿的,例如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他是民间的智慧,生命,信仰搭建起来的,麦积山的石窟,说起来叫石窟是很不准确的,麦积山的石窟形成是四大石窟之秒,原因有三,麦积山的石窟是吊涯修建,也就是修建的时候,人是从山上吊着进行修建的,历史上因为这样的修建方式,导致摔死的工匠不计其数, 另外麦积山的石窟不能叫石窟是因为,这里的佛像是 木胎,泥塑,这也是和其他石窟不一样的,也是必须要赶紧看的,因为北魏时期修建的东西,很多早已不能修复,而泥塑和木头树立千年,伴随着地震,雨水的侵蚀,属于看一眼少一眼的。

另外到现在也不后悔,当时去麦积山时,除了百多元的门票,还自掏腰包,自己看了“特窟”,那些石窟平时是锁着的,你需要掏出近千元的花费才能一睹,常人不能看的“神奇”,当时我去的是 103 (可能记错 也可能是 44 ),当导引员打开石窟的时候,关上门,里面只有两个人的时候,(不能采用任何器材拍摄,照相),看到上千面佛像雕刻在墙面上,以及各种半站立的佛像,心中的感受是不能言表的,另外值得记忆深刻的地方,就是在参观完毕,出去的时候,导引员叫住我,让我站在这个石窟对着门的佛像前,并让我再看一眼,问,您看到什么了,这尊佛像其实是释迦摩尼和他的儿子的造像,释迦摩尼平视,给我的感觉就是根本没有把下面的小和尚当做他的儿子,潜心修佛,而我把我的感觉讲给导引员后,导引员将大门打开,一缕阳光射进洞内,瞬间我惊呆了,释迦摩尼的眼里竟然有泪水,且是眼泪汪汪,导引员告诉我,佛也有情,关门冷漠,开门露真情,感叹当时的雕刻的师傅的技艺精湛,这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门再次关闭,佛像又变得默然,在我面前的佛像哪里是石头,那分明是人,心灵的震撼不言而喻。

说到佛像,其实天龙山的佛像,虽然没有四大石窟出名,也没有大足石刻的丰富,但究其大这个字,的确是够大了,(当然和四川的乐山大佛没法比),看了也是足够震撼。

究其旅行和旅游最大的不同,是走马观花然后忘记,还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和反思。

其实去过的石窟和造像不下6-7个了,每次去都是一种身心的滋养和净化,叹为观止的前人工匠的艺术造诣和精细的工艺,也感叹自己的渺小。千年前的人都如此努力,现在的我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