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503)
- 资源 (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当一个数据库工程师撑起一个行业时:传统企业 IT 的真相》--数据库说书人
每个厂的数据销售报表,库存量是通过EXCEL来维护的,因为传统企业,你让一个传统的厂懂IT,人家会炼钢铁,可不会IT,所以能给你一个EXCEL就不错了,可问题是上百家的厂,都这么弄,那数据是全量的,也就是这位老师为了维护 中国XX行业的产品的产量正确,需要每次将这些数据在数据库都清空,然后在把这些全量的EXCEL导入,然后给产出影响中国XX行业的价格数据。说他们集团的大领导,在会上点名他,说XXX,你这数据库不行呀,你在这样下去,会让整个中国的XX产业崩盘呀!用MySQL 分区表脑子有水!
2025-11-24 06:00:16
454
原创 SQLite3 如果突发断电,关机,数据会丢还是不会丢?
WAL日志刷新是SQLite一个关键的数据库运维项目,这里我们可以管控的是在断电后,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数据库可以恢复工作的问题,这里就牵扯我们之前学习到了SQLlite的工作模式,必须是wal 然后我们的数据刷新上面提到的同步模式要是full 那么现在我们要决定的是数据页面的刷新率,也就是我们产生多少数据页面后,进行数据页面刷新的问题。键入命令后会显示当前的配置是多少。这里有一个注意的地方,也就是PRAGMA命令本身,会进行更迭,同时在系统中使用错误的PRAGMA命令不会报错,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2025-11-21 06:01:14
742
原创 阿里云产品选择困难症,RDS 还是 PolarDB 希望能讲明白
是的RDS产品并非是完全一个复刻开源的数据库产品,无论是PG还是MYSQL RDS,在阿里云上他都有他自己的一些特性,你在使用后,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他比你线下的产品更稳定,原因也很简单,阿里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MYSQL和PG的高级人才都收入麾下,有我们熟悉的 MySQL内核大师,宋老师(宋利兵),最近一些MySQL bug 宋老师都一一发现,且把他们在 RDS MYSQL产品中都修正了,所以从稳定性和安全性上,线下的MYSQL 是无法和阿里云的RDS MYSQL产品抗衡的。不过其他的云产品应该也是类似的。
2025-11-20 06:00:45
690
原创 OceanBase 2025 年新品发布会,太冷了!
在境外大型云厂商可以购买的云数据库,和国内能统一数据库类型,这是最重要的,你合着不能国外ORACLE,国内XXXX,你开发要开发两次产品,开发两次写不同的代码代码,开发两个产品,两个产品性能还不一样,两个数据库产品再要进行数据同步,你要这么设计,莫不是你有个大病,经典俩字 数据库产品要“统一”。1 靠软硬件玩的,云原生数据库,第一个直面痛击,OB是卖数据库软件的,一些云产品是卖硬件和数据库合成的,人家在哪个云上都能部署,你们不行,只能在自己家玩。一群人厮杀,几百家在抢云下的那点东西,都杀红眼了。
2025-11-19 06:00:51
594
原创 SQLite3 为什么会打败PostgreSQL 的原因分析,PostgreSQL 在移动端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先从安装说起,PG和SQLite都需要编译,但从功能上来讲,极简的数据库产品SQLite特很小。而这样一个数据库产品他是有日志的,也就是类似pg的wal日志的,他也有类似的begin commit 等功能,但省去了数据库初始化,以及一堆的关联的文件,这对移动端的友好性,不是PostgreSQL可比的。而从一个合格的移动端的数据库来说,系统资源的占用是一个关键,你的应用产品需要部署到各个地方,可能是台式,笔记本,PAD,手机,或者智能硬件上,所以SQLite更有能力这里我们做一个环境上的总结。
2025-11-18 06:00:59
281
原创 果不其然,SQLite的研究引来一堆人的关注,上一篇爆了
低版本打开含STRICT表的数据库时,默认报错(除特殊情况外)。3 因为我曾经有一次服务器重启,然后进入SQLite特别慢的经历,说明断电对第一次SQLite启动是有阻碍的,应该是wal模式下数据在重做导致的,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SQLite 没有日志,没有错误的报告等等,这些还需要研究。SQLite的第一个区别就是动态类型,比如我们PostgreSQL中INT,我们只能存储数据类型,而SQLite不是的,即使你声明的表类型是INT,他也可以存储字符串类型,浮点等,列定义仅仅作为参考,不做强制。
2025-11-17 06:01:14
571
原创 SQLite3 打败了 PostgreSQL 终究还是没能挽回--世界最大装机量是真的
所以,所以我们会出一期,如何使用sqlite开发,还有一期如何sqllite进行运维和使用的文章,敬请期待吧,sqllite 是世界装机量最大的数据库,这会在我们这边也要被印证了。SQLite 和PostgreSQL比功能,计算能力,应用场景,SQLlite就是一个菜鸡,但是要比数量,使用的人数,适应的场景,PostgreSQL完败。这个版本的可以兼容大部分的现在流行的操作系统,同时也不会特别的落后,特别新的操作系统就算了,行业的原因,这里不解释。wal 模式会产生 多读 并发,和多写的库锁。
2025-11-14 06:00:36
664
原创 回复群友问题,PostgreSQL Extensions 那些是常用的
第一类是,将PostgreSQL 变为其他大型数据库功能类的extension,比如 PostGIS,Gitus,TimescaleDB,pgvector ,zhparser,pg_jieba 这些类型可以将PostgreSQL 完全变为其他类的数据库,比如地理位图数据库PostGIS,时序数据库TimescaleDB,向量数据库pgvector,以及全文索引数据库zhparser,pg_jieba。另一类是,扩展类的,也就是并未将PG变为其他类型的数据库,对数据库功能扩展的部分。(附送定期清理连接脚本)
2025-11-13 06:00:38
507
原创 PostgreSQL 2025杭州大会--掐指一算,原来呆在这里 7年了!
参会,可直接联系最亲切的王老师,他一定能以我们最熟悉,最热情的态度,欢迎您的到来,当然如果你对AI项目,或者POSTGRESQL AI的项目感兴趣,也可以和波罗,微信号 mark_bobo 魏老师联系,好像听说魏老师最近搞成了一个AI新项目,你们也可以问问,取取经,同时魏老师也负责 PGCA ,PGCE ,PGCM的考试认证的负责工作,如果有考试认证的需求,也可和魏老师联系。7年的变化很大,我从金融企业出来后,又换了2家单位,从实体的PG,走向了云上的PG,甚至现在叛逃到了PolarDB for PG。
2025-11-12 06:00:33
568
原创 说搞国产数据库生态,骗鬼呢? 群里服务商吐槽后的 “大实话”
目前国产数据库厂商,没有一家可以有完善的帮扶下游厂商的措施,甚至我在某个私下的环境下,还听说了某XX,国内著名的数据库厂商,抢服务他们的厂商的客户,用更低的价格,用自己的专业性,用自己的名气,让自己的下游厂商先把客户找来,然后再把他们的客户抢过来。现在的国产数据库厂商,就像是初期的拓荒者,他们必须先自己把路修好,把地圈好。更重要是,产品,他们的产品并不具有高的利润附加值,原厂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是他们赚取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你和他们去谈,咱们做个生态吧,让人家把嘴里的肉让给你,发疯的是谁,犯傻的是谁!
2025-11-11 06:01:41
892
原创 “MySQL” 2025年我用上物化视图功能,谁家的MySQL有这个功能?
也就是增量实时同步,那么届时PolarDB for MySQL 距离一个可以实现报表完美解决方案的MySQL 数据库产品,又进了一步,之前的IMCI 也将被利用,如果客户需要,数据连写节点都不会使用,而是直接利用IMCI节点来完成数据的写。当前这个功能比较新,目前还只能进行定时的更新或手动的更新,手动的更新的方法 PostgreSQL 比较熟悉的可能一看就明白,这不是PG的物化视图的功能给弄到 MySQL上了。从实例,业务,开发角度分析 PolarDB 使用不会像MySQL那么Low。
2025-11-10 06:00:32
799
原创 OceanBase 北京大会实验环节,报名实验有机会获奖 有图有真相
复制这个链接也可以进行实验的申请,有想做现场实验的,的赶紧了,就几十个名额。另外群里纪老师,发话了,实验部分如果您有信心,有机会成为实验的前几名,您会得到奖励。
2025-11-08 09:50:01
295
原创 可惜了,可惜了,MongoDB In China!
总结:MongoDB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库产品,非常优秀,在国外很火,每年都有他的MongoDB University大会,国外创业公司多,喜欢Schema-fee的方式起程序,Altas的托管的mongodb 功能更是比自建的优秀太多,另外node.js的生态也没有建立起来,天然的node.js + mongodb 开发生态也没有在中国搭建起来,倒是便宜了python,其实我用node.js 很好用,我觉得比python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固有的概念,MongoDB用的真的很少。(附送定期清理连接脚本)
2025-11-06 06:00:42
842
原创 民营企业领导问 外部客户数据库选型为什么是 OceanBase
比如您说的XXXX,这个数据库主要的问题是他是一个商业产品,我们想试用但是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个国产数据库的可以下载让我们测试的版本,甚至找到链接都并不顺手,另一个数据库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装不上,他的知识库里面的信息太少,且我们也找了一些群问这个数据库,回复有用的不多,我们怕这样的产品在后续使用中出现问题不好解决。争取做到客户有问题,有问必答。我:是,您说的对,这边我们也考虑了这个问题,目前我们看后续能有发展的产品,OceanBase算一个,一些没有背景的,或没有成功案例的我们不敢选,怕用不了几天就消失了。
2025-11-05 06:00:26
328
原创 PostgreSQL 真实压测,分析PG18 17 16 15 14 之间在处理SQL和系统性能稳定性的差异
今天我们周一,开启一个大戏,都说PostgreSQL更新快,那么我们就开始把PG13-PG18,把6个版本的PostgreSQL 用统一的方法安装,用一台机器,用统一的方法POC,看看那个PostgreSQL 版本有过人之处,还是性能一直很稳定。方案一台4C 8G的虚拟机,上面通过snapshot 每个上面都安装了不同版本的PG,测试一次,snapshot打到没有安装的PG的状态,然后装下一个PG,保证测试的,公平,公正,公允。本地连接,没有使用网络连接,链接的时间,和延迟波动比较大。
2025-11-04 06:01:08
1177
原创 PostgreSQL 迁移到 PolarDB 2万5千里长征,太难了,太难了 (今天DISS阿里云某部门)
上期说了一个流水账的PolarDB for PG 的迁移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这期我们来说说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特别真实的迁移过程,可能会溅你一脸血的那种,今天又要DISS那个部门,咱们细说。故事从何说起,先说为什么会开始谋划迁移,我和阿里云开会经常挂嘴上一句话,不提业务的数据库技术,就是耍流氓。是的迁移和业务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围绕着几个点。1 故障率2 故障恢复速度3 降低业务开发难度4 稳定性与成本作为技术人员,一定会想着新数据库产品故障率如何,故障的恢复速度如何,同时对于业务开发有没有影响,最后考
2025-10-31 06:01:24
1054
原创 数据库HTAP概念新解读,一定和你知道的不一样
一次是普通的查询,如我们的普通查询属于标量查询,而我们的AI查询是语义查询,属于向量查询,属于将数据嵌入到向量中,通过相似度量来进行匹配查找。所以现在的AI查询的大模型大多是基于语义查询服务的。而这就产生我们上面提到的问题,标量和向量的搜索在一起,是一次查询,还是两次查询,目前的通用模式是两次查询,也就是我先查一遍标量,再查一遍矢量,然后合并结果处理结果,展现结果。而更关键的是中间的两层,协调层和查询蹭,协调蹭相当于路由,将需要进行查询的节点找到,然后通过查询层,将标量和向量查询发送的数据存在的节点。
2025-10-30 06:01:05
746
原创 Oracle 26i 的一个功能演进后,云厂商利用会不会造出千年老妖样的“数据库”
这里云厂商如果也模仿Oracle的annotations的功能,融合到他们的云原生数据库,那么完全自治的数据库,也可能会很快出现,因为云厂商把握的数据库的硬件,数据本身,差的就是使用数据库的人对表,字段,索引的一些业务逻辑的描述和定义,有了这些他们会比ORACLE搞出数据库AI治理,AI撰写SQL,AI自适应运维数据库做好后面的基础。同时在大量用户上云后,我们也发现一个重要的部分,云上的SQL改写,SQL的索引建议,以及重复索引的提醒功能,已经是云厂商的提供的标准功能。
2025-10-28 06:02:40
1021
原创 迁移到PolarDB for PostgreSQL 的 2万5千里长征--- 太难了,太难了!(过程)
4 Extension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迁移中发现的问题,这里建议我们将一些不是业务必须的extension进行卸载,因为在POLARDB FOR PG建立和进行数据复制的过程中是不会给建立对应extension 的 ,这里我们和阿里云的老师进行沟通,写了临时的一些方式,对于一些我们经常出现的extension进行了建库就直接create extension 的手段,避免复制的期间经常遇到数据库复制停止的问题。这个可不是阿里云要负责的。如果你这样说,说明你根本么有做过大公司的数据库迁移的工作。
2025-10-24 06:01:23
799
原创 Oracle 也有做失败的数据库系统?是的今天我们来说说他
那么按照ORACLE的客户画像来,翻印的MySQL客户也有这个需求,是从何而来的这个结论。综上所述,MySQL CLUSTER 系统是一个ORACLE 在自己数据库产品中失败的杰作,收购,且针对极为特殊的业务场景,与当前的大部分数据库系统相比,无法完成基本的JOIN SQL查询的工作,系统扩展后,并不能得到系统的性能提升,种种问题。而官方的我找到的MYSQL CLUSTER的文档,对于以上问题,一概不谈,都是围绕数据库的高可用去谈论数据库产品的,对于数据查询的难点,和应用的改造只字不提。
2025-10-23 06:00:36
388
原创 “一顿海鲜引发”(2)“运维工具与DBA之间不打不相识”
DBA以后是否可以贴近业务,对一些开发中的与数据库有关的部分管起来,公司现在对DBA的定位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运维角色,而是一个更加贴近业务,尤其把各个部门的软件开发中的一些不遵守数据库开发规范的事情管起来,同时CTO也提出的,希望DBA牵头数据库治理的问题,参加软件评审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是不是也可以在软件上了以后。听开发小张说,经常出问题,你这边维护的了吗?我:行,但咱们说好,这次还的请海鲜,但说好不能是贝壳类动物,咱们的上点好的,我要海鲜大餐,龙虾就算了,但别在狗食馆拿贝壳类动物糊弄我。
2025-10-22 06:01:09
557
原创 DBA 从“修电脑的” 到 上演一套 “数据治理” 大戏 --- 维护DBA生存空间,体现个体价值
2 那些库是跨项目工作,比如有一类数据库他对于本部门并不重要,但对于全公司很重要,这就是信息分享库类型,A项目将B,C ,D项目的需要数据集中起来,组成一个BCD库,这个库是BCD项目的上游数据,对于A项目他不重要,DOWN掉也OK ,但对于BCD项目,那他DOWN掉他们的项目就死掉了,这样的库就需要重点注意数据的访问方面的特性。你的工作要上价值,上段位。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你管理的数据库中,你对你的数据库里面的存储的数据库的业务逻辑工作,以及业务的在整体项目中的重要性有多少了解。(附送定期清理连接脚本)
2025-10-21 06:00:34
427
原创 “一顿海鲜引发”(1):DBA、架构师与数据库运维工具的爱恨情仇
综合问题综合分析,你出问题的时候的 CPU,内存,磁盘IO,以及链接数这些数据你是不是的汇总,放到一起,然后定位到你发生问题一个范围比如你 10点发生的问题,你去看你的监控上9:50 到 10:10分之间的一个性能曲线,你10点的问题未必就是10点开始,很可能在之前一直积累,比如一个慢SQL在9:50开始的,你10点正好业务高峰期,然后性能累加,导致你CPU性能消耗高。你没有告警你会发现潜在的问题的,今天一个6秒,明天一个4秒,业务多了访问多了,6秒某天变成60秒了,请问这是为什么?还是那个SQL的问题?
2025-10-20 06:00:38
524
原创 老板说 MongoDB 测试环境这么贵,弄单机? 开发说要复制集测试? 你们这群XXX!!
在搭建复制集在测试库中是没有必要的,而我们希望测试机能提供与复制集类似的一些模拟和联系的需求比如我们通过云上的数据库同步工具,将线上的数据同步到线下的MongoDB.而单机的MongoDB 是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的也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单体的MongoDB 但要可以具有oplogs。线上的云使用的云原生或云托管数据库产品,我们使用的当然很爽,可线下的数据库搭建和使用这部分,也并不是没有需求,这里测试库是我们日常的工作,而在日常的工作中,MongoDB的搭建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是搭建单机,还是搭建复制集。
2025-10-17 06:01:11
829
原创 国庆节2号 PostgreSQL 停机罢工 协助 解决问题得 66.66元的红包
最近单位忙,业务多假期虽说有8天但是值班,且还的负责整体的各个业务线整体的数据库稳定,还的安排其他人员的值班工作。1 单用户模式直接就进入到了backend模式,这里进入后并不能像之前操作Postgres中一样,通过简短的快捷操作,获得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这里仅仅只能通过对表的一些操作获得系统中的你需要的信息。然后我们进入到单用户模式,这里注意我们要对数据库进行vacuum freeze 的工作,对整个数据库进行相关的操作,如果你明确是某个表导致的问题,也可以针对这个表进行vacuum freeze的操作。
2025-10-16 06:00:44
397
原创 架构师问,为什么PG和另一个PG 压测,一个内存消耗多! 怎么让PG节省内存
通过上述的方案,大量的读都会被路由直接分离到读节点,当有多个读节点,会进行活跃链接数的判断,将读分散到多个RO节点,所以自然RW,也就是PG写库的内存在怎么压都上不去,因为根本用不到写库的内存,写库的内存持续维持低使用率,而通过serverless,PolarDB for PG还可以自动进行扩展RO节点,动态调整,读库的内存也上不去,这就是开发和架构询问为什么业务压测的时候,PG的内存达到80%以上的利用率,同样的配置PolarDB在标准一主一从的情况下,内存连60%都上不去的原因。
2025-10-15 06:00:46
691
原创 外媒评论区疯狂了,开发人员各种观点---北美AI替换程序员引发境外程序员业界震动
编者在看完这些信息后,自己也在思索,当下AI对于IT行业的冲击本身的意义,并不在IT人本身来决定,这是资本逐利的本性所决定的,此时我们谈论技术,就片面,资本和人逐利的本性才是这一切的根源,AI可以善良,AI也可以邪恶,AI他仅仅是一个工具,就如同你家的菜刀,如果在你的手里他是一个做饭的工具,而在你老婆愤怒的直视菜刀的时候,它也可能超脱做饭工具的范畴,所以 我们该不该相信人的本性。但有一点,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给不确定的社会,不确定的经济,不确定的单位中生存的你,来寻找一个,稍微确定性的“小路”。
2025-10-14 06:00:46
404
原创 MySQL 8 的老大难问题,从5.7延续至今,这个问题有这么难?
1 你的数据分布的不均匀,优化器在选择这个索引进行数据排序的时候,这个索引中包含,如性别,状态,等被包含在group by order by 中,而这些数据根本不具备索引扫描的优势,属于通篇都是女,然后就导致 index scan ,然后排序毫无用处,还需要回表。可他默认的设置是ON。这个优化器的主要作用针对order by 和 group by中的搭配limit的查询,决定优化器是否优先选择已经建立排序规则的有序索引问题,来替代在查询中的 filesort等优化数据提取后,在排序的问题。
2025-10-13 06:01:23
813
原创 体育生误入 DBA 行业,后悔了,问换哪行?
说没有希望的,更多是那个人站在他自己当前的认知和情况下得出的一个“临时”的结论,都是感性所为,任何行业都有上升期和成熟期,也都有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耕,一部分人选择转向新的领域。但转行不能因为别人说了什么就认为是什么,我见过一些DBA ,转行做销售,做售前,等等,甚至有的身体条件好,转身做了健身教练的也有。所以最终我没有在那个帖子下面留下任何一句话,只有俩字 呵呵,但也并不是留给他的,是留给我自己的,换行,干什么都行,只要能养活自己,自己干的过去,不想死的那种,我看就行。
2025-10-11 06:00:32
284
原创 阿里云的PostgreSQL数据库恢复,让我丢脸,记住你了!
开发问大约多少时间,我们回答4小时左右,开发问能不能提前。我们回答这个不是我们决定的,这是阿里云PostgreSQL RDS 产品和你的数据库大小决定的,7T从备份数据从OSS拉下来,再到开始进行数据恢复到云盘,再到产生一个新的实例,以及各种云的实例的基础工作,是需要时间的。他们给我一个图,我给照下来了,告诉我这就是快的主要原因,整体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架构调整了,同时POSTGRESQL RDS产品,也使用了存算分离的技术,让数据快速的恢复和POSTGRESQL RDS本身硬件配置并无关系。
2025-10-10 06:02:03
600
原创 一篇为MySQL用户,分析版本核心差异的文章--8.028-8.4的差异
1 Redo log 动态的容量的引入,这个是8.030之后引入的变化,之前redo log buffer 默认是16MB ,如果要变化需要重启主机,(注意我们说的是REDO LOG BUFFER ,不是innodb buffer size),这里让MYSQL 可以临时在有大事务的情况下临时变化,无需重启进行redo log buffer的变化。废弃 binlog_format 变量;那么随之被抛弃的变量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和 innodb_log_file_size。
2025-10-09 06:01:24
509
原创 云上DBA是诸葛亮,云下的DBA是 关云长,此话怎讲? 4点变化直击要害
这但我深有体会,以前我不怎么能说会道,而自打干上了云上数据库的负责人,变得伶牙俐齿,能说会道,这都归咎于云上的DBA更多的是在协调沟通,在不断和云上的厂商进行产品的沟通,使用中的问题沟通,对于文字和语言描述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技术人员说不清问题,自己干没有问题,就是表达沟通能力不行,在云上被逼得彻底把这个问题治愈了。,新技术应用的业务场景匹配,新技术对于数据库运营成本的节省等等,同时关注云平台本身的生态,并且将更多的工作中心,聚焦到数据库的治理,更加偏向业务逻辑中的数据管理。(附送定期清理连接脚本)
2025-09-30 06:00:50
879
原创 2个观点为什么PostgreSQL 和 DocumentDB 有值得 MongoDB学习的地方 (翻译)
原文: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4048740/why-documentdb-can-be-a-win-for-mongodb.html尽管MongoDB最近一个季度的表现堪称出色(确实非常出色),但更值得关注的或许是某些人认为可能损害其未来季度业绩的因素:由Linux基金会托管的DocumentDB。这个被称为“完全开源、兼容MongoDB的文档数据库”的项目,理论上可能分流MongoDB的开发者。但故事不止于此。DocumentDB还为MongoDB提供了一个机
2025-09-29 06:00:32
821
原创 SQL 为什么是糟糕的,换个角度的确很糟糕
程序员在处理数据中,是希望独立来处理问题的,而数据库的介入复杂的SQL的撰写,解析,分析就导致很多情况下,DBA的经验在大型的项目里面很重要,而程序员大多理解不了这个问题,大部分程序员的更新换代情况严重,35岁的程序员就如同稀有的动物,而35岁的DBA可能正在当年甚至也不算特别的老,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虽然AI人工智能等,但对于一些无法体现在书面的部分,AI也很难获得口耳相传的DBA的踩坑经验。我们可以列一下,一个SQL在分布式,在单体上的语句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这与SQL的国际标准有关。
2025-09-28 06:01:49
869
原创 DBA 开始涉及数据治理,修炼 皇者之境
1 数据的标准制定,在一个企业里面各个业务模块中的是有通用字段的,通用字段的主要的意义在于这个字段是各个业务部门流转时需要使用的,很有可能在A部门一个字段varchar20够了,而在另一个部门这个字段要进行更新,更新的时候他们业务的部门要求是varchar40才能处理完毕,这就导致数据治理中的以一个问题,数据孤岛的问题。同时需要注意工具的灵活性,在数据没有进行治理过的企业,数据表的设计是不会有治理的意识,这就导致字段的名字非常的随意,给工具的治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全。
2025-09-26 06:00:36
615
原创 临时起意的 HTAP想法,HTAP 是不是伪需求?
比如你的表的字段从decimal(2,2) 修改成decmial(7,2)的情况下,表是要重建的,如果是一堆的表,一些大表已经到了30多G一张的情况,且一个实例中存在多个逻辑库,每个逻辑库都有这样的表,每张表都这么大,而业务要求一次性把这些表都要修改,那么问题就来了。就是分批来操作,新建表把要的表结构做好,然后通过数据同步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重新灌入,在预定的时间来切换表,将老表下线,新表上线的处理方式,这和gh-ost,pt-osc 的方式类似,但实际上这样的新的方式更自由,切换的时间更灵活。
2025-09-25 06:00:22
951
原创 外国专家说PG 18 AI能力不行,到底行不行?
总结:AI数据库是为AI而生的,AI数据库一部分商业的数据库是通过分布式来分解计算压力,同时在事务本身方面,并不支持一个强事务的模型,这些商业的AI数据库只支持向量的查询,连OLAP的支持能力都不是他们的能力所及。PG作为一个六边形战士,讲究的是综合的能力,而非是他是AI顶尖的数据库,他是OLAP顶尖的数据库,PG的人设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什么都兼容,符合大部分应用场景的数据库产品,写了3750万字的我,在2000字的OB白皮书上了一课--记 《OceanBase 社区版在泛互场景的应用案例研究》
2025-09-24 06:01:09
678
原创 MongoDB 开始接客户应用系统 AI 改造的活了--OMG 这世界太疯狂
开头还是介绍一下群,如果感兴趣PolarDB ,MongoDB ,MySQL ,PostgreSQL ,Redis, OceanBase, Sql Server等有问题,有需求都可以加群群内有各大数据库行业大咖,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数据库公司现在有一个股风潮,逐渐兴起。最近一篇关于MongoDB的推出AI驱动的现代化平台AMP,介绍了一种数据库产品的新的动向。其实这里我想阐述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库厂商在现代的商业环境和技术变革中,是仅仅做好数据库厂商就OK了,尤其国内的数据库厂商,都是围绕着数据库本身和周边。
2025-09-23 06:00:24
908
原创 一篇将PostgreSQL 日志问题说的非常详细附带分析解决方案的文章 (翻译)
log_parameter_max_length和 log_parameter_max_length_on_error这两个参数允许您分别将与预处理语句相关的查询日志和错误日志中记录的预处理语句绑定参数值的长度限制为指定的字节数。如果 logging_collector = 'on'(日志收集器启用),那么 stderr(标准错误)、csvlog(CSV 格式日志)和 jsonlog(JSON 格式日志)的输出将写入 log_directory(日志目录)参数指定的目录下的文件中。stderr是默认值。
2025-09-22 06:00:30
611
原创 DBA 要不要转行,有什么行可以转 ? 案例 某云数据库架构师们
虽然云比IDC自建要高出几个数量级的稳定性保证,不过对于云本身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有深度分析的,比如云上数据库产品的架构的统一性问题,不同云产品,在同样配置下的性能不同的问题,虽然云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甚至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但仍然需要客户和厂商进行密切的合作,甚至在某些领域,某云在PDSA和客户日常沟通中,获得的信息也在持续推进某云本身的产品的改造,这都与优秀的客户的一些经验和分享离不开的。但这里并不是说,转行一定会成功,任何转行都有失败的概率,但AI到来的 专业击穿的浪潮,综合能力是AI攻占的难点。
2025-09-19 06:00:38
982
MYSQL percona server manual
2018-03-17
70-457 SQL SERVER 2012 考试真题 有效期2014 -6-15
2014-03-14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