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性能基准测试全解析
1. 延迟还是吞吐量:选择你的重点
在进行数据库性能基准测试时,团队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关注延迟还是吞吐量,并理解两者之间的权衡。延迟和吞吐量是两个关键指标,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
-
吞吐量关注点 :通过在前一个请求完成后立即发送新的请求来测量最大吞吐量。这有助于理解数据库能够持续支持的最高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吞吐量关注的基准测试通常是分析用例(如欺诈检测、网络安全等)的重点。
-
延迟关注点 :评估数据库在不损害延迟的情况下可以处理多少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这通常是大多数面向用户和实时应用程序的关注焦点。
如果你只关注延迟,你需要在相同的吞吐量下测量和比较延迟。如果你只知道数据库A在一定的P99延迟下可以处理30K OPS,而数据库B在稍微高一点的P99延迟下可以处理50K OPS,你并不能真正地说哪一个“更高效”。为了公平比较,你需要在30K OPS或50K OPS的条件下测量每个数据库的延迟——或者两者都测量。
2. 分阶段的方法
建议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基准测试,以减少初期的复杂性和资源投入。从简单开始,逐步扩展,可以避免许多潜在的问题。例如,假设你想测试数据库是否能够处理来自客户端的100万次操作每秒(OPS)的流量,同时保持P99延迟在1毫秒或以下。然而,你注意到延迟超过了预期的阈值。你可能会花费数天时间调整数据库配置却徒劳无功,最终发现问题是由于客户端并发方面的bug引起的。
分阶段的方法不仅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