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数不应该设置过大
一核 CPU 的机器上,顺序执行A和B永远比通过时间分片切换“同时”执行A和B要快,
其中原因,学过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童鞋应该很清楚。一旦线程的数量超过了 CPU
核心的数量,再增加线程数系统就只会更慢,而不是更快,因为这里涉及到上下文切
换耗费的额外的性能。
数据库的瓶颈
1、CPU
2、磁盘IO
3、网络IO
主要在IO时消耗较多的时间,在这段(“I/O等待”)时间内,线程是处于“阻塞”等待状态,也就是说没干啥正事!此时操作系统可以将这个空闲的CPU 核心用于服务其他线程。
普通磁盘:当你的线程处理的是 I/O 密集型业务时,便可以让线程/连接数设置的比 CPU核心大一些,这样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提升吞吐量。
SSD 固态硬盘:无需寻址和没有旋回耗时的确意味着更少的阻塞,所以更少的线程
(更接近于CPU核心数)会发挥出更高的性能。只有当阻塞密集时,更多的线程数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参考:数据库连接池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