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万元陷阱和智猪博弈(下)
对应书中的第八章 万元陷阱,第九章 智猪博弈
- 目录
- 智猪博弈的模型:多劳不多得
- 智猪博弈的扩展
- 智猪博弈的实例分析
- 智猪博弈的特别提示
第一节 智猪博弈的模型:多劳不多得
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第二节 智猪博弈的扩展
A为按按钮的成本。
(1) 当A≥10时,大猪小猪都选择不去按。
(2) 当6≤A<10时,双方都选择等待。
(3) 当1≤A<6时,小猪等待,大猪去按。
(4) 当A<1时,任一方去按的收益都大于0。
若干启发:
(1) 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冲突,还是相一致,取决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
(2) 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不是靠否定个体理性,而是靠修改制度(游戏规则),从而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理性。
(3) 从智猪博弈中还可以发现,在A<10时,任一方去按都是集体理性的选择,而收入分配的不均将有助于减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第三节 智猪博弈的实例分析
(1) 山寨现象(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