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浙江大学-博弈论基础-学习笔记(四)

本文详细介绍了囚徒困境的概念、来源及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包括经济大萧条、价格战等场景。分析了囚徒困境的原因,指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是根本原因。并探讨了如何破解囚徒困境,提出了道德教化、财产私有制和历史借鉴等策略。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发思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三讲 囚徒困境和破解之道

对应 书中的第五、六、七章,囚犯困境及原因、真实世界的囚犯困境、如何走出囚犯困境。

1.囚徒困境的来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
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类似的,攻守同盟(承诺博弈)提前商量好,依然不管用,坦白与否变成了遵守承诺与否。

类似的,还有说谎博弈。
如果确实是没做过,没达到,是否就一定会坦白?

实例:
放卫星事件:放卫星,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中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