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修行/功夫
夜色。
龘虢啊,崛起吧.
展开
-
追随张至顺道长的日子
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生于1912年,河南沈丘人氏。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出家,师父刘明苍道长,师爷王圆吉道长。作者黄剑追随老道长的背影,行走进无人空谷,写下了这篇故事。本文由作者及MEN’S UNO 资深编辑柯勇授权,独家首发于参差计划。最早让我关注到终南山的是一本叫《空谷幽兰》的书,写的是一个叫比尔•波特老外这些年在终南山一带寻访隐修人的故事。云中松...转载 2019-12-05 18:50:47 · 4130 阅读 · 0 评论 -
“炁”、“气”、“氣”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无明师指导,不建议自己练习)“气”是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中国的道家,关于“气”字,大约有三种写法,它也代表了三种意义。(一)“炁”字:这是古文的气字,上面的“无”,就是无的古字。下面的“灬”字,就是火的变体。古代道家的丹经道书,提到了“气”,便常用这个“炁”字。也可以说,无火之谓“炁”。但是怎样才是无火呢?须知道家的思想学术,与中国古代的术数,总是脱不了...转载 2019-12-05 18:41:22 · 2058 阅读 · 0 评论 -
《静功总说》陈撄宁
作者:boks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cdcc0ec4381来源: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华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静功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步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中间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每一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体称...转载 2019-12-05 18:39:40 · 2028 阅读 · 0 评论 -
《 降伏其心(二)》
1)凡是有附体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都不是高智商,往往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这一类型的人,他的欲望都非常强烈。也有极少数有附体的人,头脑简单、很善良、文化素质不太高。2)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能量场,凡是你使用过的、做出来的东西,上面就会带有你的能量场、带有你的念力,你念力强,你所使用过的东西、你所制造出来的东西,能量就大、就有避邪的作用。转载 2017-06-11 15:38:00 · 1126 阅读 · 0 评论 -
《 降伏其心(一)》
1)一个人平时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就是其内心的显现。如果你平时刻意去造做,又能造做多久呢?一不小心就又会流露出你内在的素质。只有通过修炼,内在的改变才是真的。表现出来的才是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2)一个人一生当中很难把自己完全交给一个人。即使你愿意交给对方,也未必有人能接受你。如果碰到一个人愿意接受你,那真是自己的造化,确实是你的福报。要改变自己,必须把自己完全交给转载 2017-06-11 15:37:12 · 2221 阅读 · 0 评论 -
释万行上师:罕见的修行真相揭秘【全】
“辟谷”的问题 当修到一定程度,胃气充满了以后,就不需要食物了(有的是短期不吃,也有的长期不吃。)我们五脏六腑的元气,都是通过胃产生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嘴里吃进的食物,首先是贮存到了胃里面,通过胃的研磨、胃液的消化,再输送到小肠,营养在小肠被吸收以后,再输送到各个器官里面去,糟粕就被排出了体外。五脏六腑通过吸收营养产生元气,同时又有排泄的功能。 静坐的人,或者有转载 2017-06-11 15:31:38 · 40779 阅读 · 0 评论 -
《降伏其心》节选:从辟谷揭开修行的真相
实际上过午不食,加上适当的运动量,就不需要辟谷(师父指主动辟谷的行为)。在佛门里边为什么很少听说“辟谷”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长期过午不食,再加上静坐、跑香,他就完全不需要“辟谷”了。 当修到一定程度,胃气充满了以后,就不需要食物了(有的是短期不吃,也有的长期不吃。)我们五脏六腑的元气,都是通过胃产生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嘴里吃进的食物,首先是贮存到了胃里面,通过胃的研磨、胃液的消化,再输转载 2017-06-11 14:43:25 · 1367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 谨防猝死
过劳死的精英每年都会有几个,其中最多的就是办公室白领,IT精英也占很大的比重。 13号有个新闻,“奥美公关北京公司一名24岁男性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早在2008年,奥美公司一位广告总监也因心脏病突发死亡。而此前猝死、过劳死事件多集中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此次公关公司年轻员工猝死事件又引发了外界对公关行业高强度工作的广泛关注。” 我勒个去。当时看到此新转载 2014-08-26 17:55:52 · 1288 阅读 · 0 评论 -
大师眼里的人生最高境界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已于昨天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大师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大师一生著作颇丰,犹如空谷兰香,沁人心脾,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今天,显得何其珍贵。 附南怀瑾作品一览 1.禅海蠡测(1955) 2.楞严大义今释 (1960) 3.楞伽大义今释转载 2012-10-12 18:49:23 · 2460 阅读 · 0 评论 -
【养生】实用穴位疗法
人体的每一个穴位都相当于一味中药,它们的任何一种神效,都是我们祖先用身体试验过的,只要你学会使用经络,并悟出穴位的深意,你就会终生尽享健康的秘诀。 改变先天体弱的三大穴:肝俞、肾俞、太冲 人的五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部分,其他器官组织都隶属于它们。肾为先天之本,主管骨,和六腑中的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脾为后天之本,主管肌肉,和胃相表里,开窍于唇;心为君主之官,主管转载 2012-08-19 08:45:23 · 3009 阅读 · 0 评论 -
【养生】道家药力九绝
注:只供研究,请勿盲目试用。 中草药是我国的国宝,其效不但是能治病而且对练功的功力进展有不可估量的效果。 道家整套秘法,非掌门道长不传,后来零星传于民间,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套《道家药力九绝》,可说也是三十六套中的秘中之绝。现介绍几方,供练功爱好者一验: 一、轻身秘方:茯苓、桂枝、灵芝各150克;杞子、黄精、莲花各100克;西红花2克。 服法:将上药装转载 2012-08-19 08:47:10 · 2638 阅读 · 0 评论 -
【养生】第一步-----筑基
要学丹,首先要学点理论.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丹,所谓的丹,乃是识神的一个依托,而得丹并不就是得道,也不能长生不老.道家认为,虽然万物在自然条件下都会死亡,但是因为有阴就有阳,所以,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生就有死,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而死亡也一样,既然有死,也就有生,无必死之人,也无必生之人,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故道家认为,不死之人是有的.老子曰,损之又损,乃至于无转载 2012-08-19 08:41:52 · 144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