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经常会有人在我们耳边告诉我们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
老师教,家长教,长辈教,朋友也教。
甚至,有时我们做一个决策前,往往都要习惯性的问问别人的意见,参考一下别人的想法,自己都不会做决定了。
很多大学生每天都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我要不要考研?
我今天吃什么?
我该不该找个男(女)朋友?
我要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去哪个城市?
这些问题看似是因为迷茫,而导致迷茫的核心原因就是:教育!
我们一直在被教育应该做什么,却没有被教育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共鸣,而不是教他做什么。
比如:玩手机,打游戏,刷朋友圈对还不是对?应不应该?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不对,但是,却又无法控制。
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或不对的问题,而是应该让当事者自己体验,自己感觉,你若想改变他,只需要建立共鸣即可;
比如:分享玩游戏之后的空虚,一起制订改变策略;分享人生的真正意义,以后可以干的事儿,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而不是一味的管教,告诉他不能做什么。
其实沟通何尝不是如此?
是告诉对方、命令对方做什么,还是与对方建立共鸣?
没有人喜欢被管,但又不能不理他,所以,管理的境界在于,不管他,但要“理”他,理他,就是建立共鸣,倾听,陪伴,理解,认同,引导。
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有主见,有领导能力呢?
就是那些小时侯没怎么被管过的人,他们小时侯的生活是自由的,多种尝试,找到感觉;
每个生物都有伟大的生存本能,这些是基因中的记忆,这些记忆通过后天生活、经历的刺激和唤醒,会形成一套与自然连接的能量智慧体系,然后这种体系就会生发各种能力、思维,指导这个生物本身。
而如果你不让他体验,不给他机会,而是用你的经历、经验将对方限制,他的这种潜力就得不到开发,然后就会信赖,表现就是无主见,没主意,恐惧。
同时对于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经验一定要放在尝试之后,也就是说,造成不要让经验限制了我们的体验!
经验,只是一种因时因景产生的一种记忆;属性是过去,本质是虚幻的;
而体验,是当下连接产生的感觉,是纯现在,是真实的。
经验顶多用来参考,一旦成为教条,人就直接活在狭隘的“脑补”中。亏大了!
之前我们经常讲:真正的学习,是潜意识;而不是意识。
意识学会是“我感觉我明白了”,是“我知道我收获了这些”,很多人迷恋这个。
而潜意识学会是“我不记得我学过什么,但发生事自然会处理了”。
就像打球,真正动起来不是用脑的,而是用感觉的。不是用意识的,而是用潜意识的。
体验,就是直接与潜意识对接。
经验,就是与意识对接。
告诉他怎么做,就是意识层面;
和他一起分享,建立共鸣,就是潜意识层面。
有些让你心动的东西,你不尝试,它就会压抑,最终会用更大的能量爆发。
比如:你会发现贪官之前几乎都是穷苦出身。
因为他之前缺少体验,所以容易过激,感觉永远不够。
比如:高中前很好的学生,到了大学突然非常堕落,天天玩游戏;
其实就是因为之前没玩够。
小时侯家里越不让玩,以后反弹越厉害。
如果我们学会了与别人建立共鸣的能力,我们会怎么样??
首先,你会理解所有人,知道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道理;你不再会因为想控制对方,未遂,而自己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