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简介:重构人机交互底层逻辑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但模型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连接方式却成为制约其潜力发挥的关键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由AI领域顶尖公司Anthropic(Claude模型背后的开发团队)于2024年11月重磅推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正在为AI应用的开发打开新的可能。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源通信协议,MCP以标准化的方式定义了AI模型与外部数据、工具之间的交互规范,为开发者构建更智能、更具交互能力的AI应用提供了通用接口。这一创新性协议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交互方式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开发者创造更多可能性。

什么是 MCP?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种标准化的通信协议,专为 AI 工具(如聊天机器人、代码助手、AI Agent 等)与外部系统的集成而设计。它为 AI 引入了“使用工具”的能力框架,使其不仅能理解自然语言,还能主动调用系统资源、访问数据或执行操作。

MCP Server 的出现,正在重塑 AI 的能力边界,使其从单纯的对话机器演化为能够完成实际任务的智能助手。在 MCP 出现之前,开发者若希望让 AI 工具访问 Gmail、Google Drive 或天气 API 等外部系统,通常需要为每个集成单独编写定制逻辑,硬编码对每一个 API 的连接方式。这不仅增加了开发成本,也阻碍了 AI 工具的可扩展性与通用性。 MCP 为模型与系统之间的通信建立统一标准,降低接入门槛、提升开发效率,正如 HTTP 之于 Web 应用,支撑起智能系统互联互通。

总的来说,MCP 把过去“一个模型对一个系统”的烟囱式集成,变成了“多模型对多能力”的标准化连接网络。这是推动 AI 工具平台化和生态化的关键一步。

可以将MCP视为AI领域的"万能适配器",就像蓝牙技术能够将手机无线连接到耳机、键盘、智能家居等各类设备那样,MCP构建了一个通用协议层,让不同架构的AI模型可以无缝接入数据库、传感器、API接口等多元化资源,实现即插即用的智能化协作。

MCP 架构

MCP 的属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其中 MCP 客户端(如:Claude Desktop、IDE 或其他 AI 工具)可以连接到多个

在Spring AI中实现与MCP Server的交互,主要依赖于Spring AI MCP扩展。该扩展由Spring官方团队与MCP项目合作推出,旨在简化开发者在Spring项目中集成MCP功能的过程[^1]。 ### 配置步骤 为了实现与MCP Server的交互,首先需要在项目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中进行必要的配置。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配置示例: ```properties # 大模型相关依赖 spring.ai.openai.base-url=https://api.siliconflow.cn spring.ai.openai.api-key=sk-ltopg spring.ai.openai.chat.options.model=deepseek-ai/DeepSeek-V3 # 客户端类型;ASYNC(异步)或者SYNC(同步) spring.ai.mcp.client.type=SYNC # MCP Client超时时间 spring.ai.mcp.client.request-timeout=1800s spring.ai.mcp.client.toolcallback.enable=true # stdio 形式 MCP Server配置 spring.ai.mcp.client.stdio.servers-configuration=classpath:mcp-servers.json # stdio 形式 MCP Server配置 spring.ai.mcp.client.sse.connections.excel-mcp-server.url=http://localhost:8000 spring.ai.mcp.client.sse.connections.jdbc-mcp-server.url=http://localhost:9090 ``` ### 实现交互 完成配置后,接下来就可以编写代码来实现与MCP Server的交互了。这通常涉及到创建一个服务类,利用Spring框架提供的依赖注入特性来获取并使用MCP客户端。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调用MCP Server提供的服务: ```java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McpService { private final McpClient mcpClient; @Autowired public McpService(McpClient mcpClient) { this.mcpClient = mcpClient; } public String callMcpServer(String request) { // 调用MCP Server的方法 return mcpClient.invoke(request); } } ``` 在这个例子中,`McpClient`是一个假设存在的接口,代表了与MCP Server通信的客户端。通过构造函数注入的方式,将其实例注入到`McpService`服务类中,然后可以在`callMcpServer`方法中调用其方法来发送请求给MCP Server,并接收响应。 ### 注意事项 -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处理异常情况,比如网络错误、超时等。 -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客户端类型(同步或异步)。 - 对于更复杂的场景,可能需要自定义请求和响应的处理逻辑。 以上步骤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南,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Spring AI中与MCP Server的交互。随着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加深,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高级特性和最佳实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茯苓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