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同步指令与多处理器编程基础
1. 内存读写重排序问题
在多线程编程中,单个线程对内存的读写操作可能会被重排序。这种重排序在单线程程序中是不可见的,但在多线程程序中可能会导致意外的结果。例如,一个线程填充缓冲区数据后设置指示符标记缓冲区已满,但并发线程可能在看到新数据之前就看到指示符被设置,从而读取到旧值。
不同架构对内存读写重排序的保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不建议依赖这些保证,而应使用更可靠的技术来防止重排序。
1.1 内存屏障指令
所有架构都允许强制按顺序执行写操作,但这需要付出代价。内存屏障指令(有时称为栅栏)会刷新写缓冲区,确保屏障之前发出的所有写操作对发出屏障的处理器可见。原子的读 - 修改 - 写操作(如 getAndSet() )或标准并发库通常会透明地插入内存屏障。只有当处理器在临界区之外对共享变量执行读写指令时,才需要显式使用内存屏障。
内存屏障的开销较大(可能需要数百个周期甚至更多),因此应仅在必要时使用。但同步错误很难排查,所以在防止内存指令重排序时,应适当地使用内存屏障,而不是依赖复杂的特定平台保证。
1.2 Java 中的 volatile 关键字
Java 语言允许在同步方法或块之外对对象字段的读写操作进行重排序。Java 提供了 volatile 关键字,确保在同步块或方法之外对 volatile 对象字段的读写操作不会被重排序。使用该关键字可能会有较高的开销,因此也应仅在必要时使用。理论上,可以使用 volatile 字段使双重检查锁定模式正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