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技术:从原理到应用的全面解析
1. 旁瓣电平(SLL)分析
在特定应用中,由于功率受限且追求高效率,旁瓣电平(SLL)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对可能无法到达目标的功率进行一阶估计。以图 8.10 为例,展示了 SLL 与归一化到波长的尺寸参数之间的关系。
- 当 (N_s = 2) 时,散射场会分裂成两个在对称方向上的相同波束,整个设计空间中与次要波束相关的 SLL 恒定为 0 dB。
- 研究结果表明,单元尺寸是改善 SLL 的关键因素。当 (D_u = \lambda/2) 时,它成为一个分界线,将 SLL 低于 -12 dB 的良好区域与 SLL 超过 -9 dB 的区域分开。
- 引入第三位编码((N_s = 8))时,SLL 持续改善,这强化了一个观点,即 SLL 主要受空间相位离散化和量化误差的影响。
下面通过表格展示不同情况下 SLL 的特点:
|情况|SLL 特点|
| ---- | ---- |
|(N_s = 2)|散射场分裂成两个对称波束,SLL 恒定为 0 dB|
|(D_u = \lambda/2) 分界线|区分良好 SLL 区域(低于 -12 dB)和较差区域(超过 -9 dB)|
|(N_s = 8)|SLL 持续改善|
2. 超表面的能耗、成本与性能
超表面(HSF)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和成本。此前的研究表明,大尺寸且离散化误差小(单元尺寸趋近于零)、相位量化误差小(单元状态数量多)的超表面在波束转向方面性能最佳,物理尺寸和分辨率似乎比相位更重要。然而,当考虑成本和复杂性时,这些结果并不能提供统一的设计指南。
HSF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