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架构:从基础到Hack计算机实现
1. 计算机架构基础
数字计算机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惊人的通用性,这得益于存储程序概念。该概念由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20世纪30年代独立提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发明。计算机基于固定的硬件平台,能执行有限的简单指令,这些指令可像积木一样组合成复杂程序,且程序代码以软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同一硬件平台加载不同程序可表现出不同行为。
冯·诺依曼架构是现代计算机设计的核心,它基于中央处理器(CPU),与内存设备交互,接收输入设备的数据并向输出设备输出数据。其核心是存储程序概念,计算机内存不仅存储数据,还存储指令。
计算机的内存可从物理和逻辑角度讨论。物理上,内存是可寻址的固定大小寄存器的线性序列;逻辑上,地址空间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数据内存和指令内存的分配方式有多种,各有优缺点。
CPU负责执行当前运行程序的指令,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一组寄存器和控制单元组成。ALU执行计算机的低级算术和逻辑操作;寄存器用于临时存储中间值;控制单元负责解码指令并将微代码路由到指定硬件设备。CPU的执行过程遵循取指 - 执行周期。
计算机通过输入/输出(I/O)设备与外部环境交互,为简化操作,采用了内存映射I/O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为每个I/O设备分配一个内存区域作为内存映射,使CPU将I/O设备视为常规线性内存段。内存映射I/O基于一些约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以下是计算机架构基础的主要元素总结表格:
| 元素 | 描述 |
| — | — |
| 存储程序概念 | 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同一硬件可因加载不同程序而表现不同 |
| 冯·诺依曼架构
Hack计算机架构实现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