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技术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检测中的应用
1.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状态,其特征是存在重复行为以及社交沟通技能受损。通常在个体6到18个月大时,就能注意到ASD的初步迹象。在最初症状出现后,由于生命最初18到36个月内异常的运动发育,个体还会遭受社交和沟通障碍。与ASD相关的一些异常行为包括:不明原因的傻笑、眼神接触困难、对声音和身体疼痛无反应、对与父母拥抱不感兴趣、重复单词和句子、对物体缺乏适当的依恋,以及对突然的光线或噪音不太在意。
识别儿童因ASD引起的行为变化比青少年和成人案例要简单得多,原因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一些ASD迹象会与其他心理健康障碍重叠。本研究重点对以下几类个体进行ASD分类,即“ASD”或“无ASD”:幼儿(36个月以下)、儿童(4 - 11岁)、青少年(12 - 16岁)以及成人(17岁及以上)。
2. 研究基础与数据来源
研究基于“幼儿自闭症定性检查表(Q - CHAT - 10)”和“自闭症谱系商数(AQ - 10)”这两个基于十个筛查问题的工具进行调查。这些筛查问卷也存在于用于研究的ASD数据集中。
研究使用的数据集由Fadi Fayez Thabtah开发。他开发了一款基于移动设备的ASDTest应用程序,这是一个筛查应用,并制定了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ASD数据集。幼儿数据集有18个属性和一个输出ASD类,而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数据集则有21个属性和一个输出ASD类。
3. 相关研究工作
| 研究人员 | 研究年份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