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空口架构解析
1. 频域结构
1.1 公共资源块(Common Resource Blocks, CRBs)
公共资源块为传输带宽配置中的资源块定义了编号方案。每个小区的每种参数集都有一组公共资源块,资源块从0开始,按频率递增顺序编号。不同参数集的公共资源块在一个称为A点的频率处对齐,A点标识了每种参数集中CRB 0上的子载波0。A点的确切位置是可调整的,它可能位于特定参数集传输带宽配置的基底下,此时编号最低的CRBs将保持未使用状态。基站通过NR - ARFCN向移动台发送A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在一个10 MHz的信道带宽中,基站使用允许的最大传输带宽配置,将A点定义为子载波间隔为15 kHz的传输带宽配置的基底。对于30 kHz和60 kHz的子载波间隔,CRB 0未被使用。同时,不同参数集的子载波是对齐的,但资源块的边缘未对齐。当使用10 MHz信道带宽和15 kHz子载波间隔时,传输带宽配置涵盖52个资源块,即9360 kHz,最小保护带宽为312.5 kHz,另一个保护带宽为327.5 kHz。
1.2 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s, BWPs)
与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和窄带物联网(NB - IoT)类似,但与Release 8 LTE不同,移动台不必处理基站的整个传输带宽配置。基站可以将移动台限制在较小的带宽部分,以降低移动台的功耗,并允许制造商制造无法在整个传输频段上通信的低成本移动台。
每个带宽部分都有一个方向(上行或下行),并占用具有特定子载波间隔的连续公共资源块范围。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初始下行带宽部分和一个初始上行带宽部分,用于初始接入。随后,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