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Server-Sent Events)和Kafka是两种完全不同定位的技术,分别解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流问题。以下是结构化对比:
⚡ 核心定位差异
| 特性 |
SSE (Server-Sent Events) |
Kafka |
| 本质 |
基于HTTP的客户端-服务端单向通信协议 |
分布式消息队列/流处理平台 |
| 设计目标 |
服务端主动向浏览器推送实时数据 |
高吞吐、持久化、解耦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 数据方向 |
单向:服务端 → 客户端 |
双向:生产者 → Kafka → 消费者 |
| 协议层 |
应用层(HTTP) |
传输层(TCP) + 自定义协议 |
🔌 技术特性对比
1. 连接与实时性
| SSE |
Kafka |
使用HTTP长连接(text/event-stream MIME类型) |
基于TCP长连接,支持持久化订阅 |
| 断线自动重连(浏览器内置支持) |
消费者需自行处理重连和偏移量(Offset)管理 |
| 适用场景:实时仪表盘、股票行情、通知推送 |
适用场景:日志收集、事件溯源、流处理管道 |
2. 数据模型与吞吐量
| SSE |
Kafka |
| 文本数据为主(JSON格式常见) |
支持任意二进制数据 |
| 单连接吞吐量低(受HTTP和浏览器限制) |
百万级TPS(分布式分区+批量读写) |
| 无数据持久化(消息丢失无保障) |
数据持久化(可配置保留时间) |
3. 消费者模型
| SSE |
Kafka |
| 1个服务端 → N个客户端(广播模式) |
1个Topic → N个消费者组(支持负载均衡) |
| 无历史数据重放 |
支持按Offset重新消费历史数据 |
4. 生态与扩展性
| SSE |
Kafka |
| 无需中间件(直接基于HTTP) |
依赖ZooKeeper/KRaft集群协调 |
| 无内置流处理能力 |
集成Kafka Streams/ksqlDB实时计算 |
| 浏览器原生支持(JS EventSource API) |
需SDK(Java/Python/Go等) |
🌐 架构示意图
SSE工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