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 Kubernetes:架构、搭建与基础组件应用
1. Kubernetes 逻辑架构
在开始使用 Kubernetes 时,首要难题是构建一个关于其内部运行机制和组件连接方式的思维模型。作者花了几周时间才完全掌握其工作原理,以下是对 Kubernetes 高级层面的概述:
- 核心概念 - Pod :Pod 是 Kubernetes API 中最基本的元素,由一个或多个协同工作以完成单一任务的容器组成。例如,缓存和缓存预热器可运行在不同容器但同一 Pod 中。不过,通常不建议将应用的前端和后端放在同一个 Pod 中,因为这样会丧失 Kubernetes 提供的诸如自动扩展、负载均衡和金丝雀部署等灵活性。一般情况下,Pod 包含单个容器,这也是最常见的使用场景,但多容器 Pod 也有一些合理的使用案例,如缓存与缓存预热、预计算和提供 HTML 页面、文件上传和文件处理。
- 物理组件
- Master :负责运行所有支持服务,如用于服务发现的 DNS 以及允许操作集群的 API 服务器。理想情况下,集群应拥有多个 Master,但快速恢复 Master 比高可用性配置更为重要。因为当 Master 出现故障时,通常可在恢复期间保持系统运行,恢复方式通常是在云端创建一个与旧 Master 使用相同模板的新 VM。此外,还可以通过 IP 表阻止 Master 连接关键端口,使其不加入集群,在需要时再移除规则使其成为集群的领导者。
- Nodes :作为工作节点,遵循 Master 的指令,根据指定配置部署和维护应用程序的运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19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