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跳Wi-Fi反向散射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
1. 系统设计
1.1 调制原理
在802.11b/g和802.11n单流的情况下,可将相关系统视为相位上的线性变换。定义 $\mathbf{H}$ 为包含加扰和编码等所有操作的变换。设原始数据为 $Y(t)$,携带原始数据的时域信号为 $X$,则有 $Y(t) = \mathbf{H}(X)$。标签会对 $Y(t)$ 引入相位变化 $\theta$ 操作,标签调制操作可表示为:
$\theta \cdot Y(t) = \theta \cdot \mathbf{H}(X) = \mathbf{H}(\theta \cdot X)$
当接收器执行逆操作 $\mathbf{H}^{-1}$ 时,反向散射数据可表示为 $\theta X$。通过选择合适的相位变化,可使 $\theta X$ 落在同一星座内。对于802.11n多流,发射机采用流解析器,会导致相位变化的非线性变换,但相位变化为 $0^{\circ}$ 或 $180^{\circ}$ 仍然有效。
1.2 多跳标签数据调制方法
有两种方法可将多跳标签数据调制到一个数据包中:
- 方法一:让每个标签单独改变同一数据包数据字段的相位。此方法允许每个标签嵌入更多数据位,但解码需要每一跳的反向散射信号,且标签在调制上相互依赖。
- 方法二:将数据字段分成若干部分并分配给不同标签。该方法仅需要最后一跳的反向散射信号,且标签相互独立。因此,选择方法二,并引入以下数据包数据字段分配方案。
1.3 数据包数据字段分配
一般来说,Wi-Fi数据包包括报头字段和数据字段(即有效负载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