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b Wi-Fi的符号与子符号反向散射通信技术解析
1. 引言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快速增长,能耗问题日益突出,反向散射通信技术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9年提出的IEEE 802.11b Wi-Fi协议至今仍与大多数设备兼容,结合反向散射技术低功耗和稳定通信的特性,802.11b Wi-Fi信号在智慧城市和社区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1.1 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结构
一个典型的反向散射通信系统由激励源、反向散射标签和接收器组成,其结构如下:
graph LR
A[激励源] -->|激励信号| B[反向散射标签]
B -->|反向散射信号| C[接收器]
激励源产生激励信号,可以是连续正弦波、预定义数据包或有效数据。环境反向散射系统还能利用现有的环境信号,实现设备间通信并为系统供电,无需电池。反向散射标签可以在不解调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将自身数据加载到信号上。在基于Wi-Fi的反向散射系统中,标签根据要传输的数据选择相应的阻抗,修改反向散射数据包的数据段,并将反向散射信号移动到与激励信号不同的信道。接收器的解码器除了解调反向散射信号外,还会根据反向散射数据包和标签调制方法计算携带的标签数据。
1.2 反向散射通信的优势
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相比,反向散射通信具有以下优势:
- 长距离非视距通信 :能够在长距离且无需直视的情况下工作,适用于环境监测等设备可能放置在偏远位置的应用场景。
- 低功耗 <
802.11b反向散射通信技术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