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蒂机器:从运动装置到以人为本的设计
意大利设计曙光中的“机器之味”
在工业生产的背景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家和国际展览,成为了公司之间相互比较以及引导更广泛公众(不仅是专家)了解新产品的重要契机。1940 年第七届米兰三年展的“国际批量生产展览”在这一领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三个展区之一完全致力于工业生产,参展商包括菲亚特、奥利维蒂、因诺琴蒂、萨尔莫拉吉和杜卡迪等意大利重要公司。
这次展览由建筑师朱塞佩·帕加诺与众多设计师合作举办,是意大利首个专门针对设计的展览。在此之前,还有其他展览以各种方式鼓励了帕加诺对不同制造业中批量生产物品的广泛反思,这些制造业涵盖家用工具、室内设计、科技产品和汽车等领域。
然而,意大利设计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仍是众多商品行业中包含机械和底盘的产品,如打字机、计算器、白色和棕色家电、工作设备、家用工具和休闲设备等。制造商的共同目标是隐藏机械和电气部件,这既出于实际安全考虑,也有美学方面的原因。
帕加诺和追随他的文化从业者旨在统一行业,以“减少产品类型的多样性、为批量生产创造必要条件、细分工作、推广更完善和更廉价的生产系统”。为此,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以实现“更广泛的福祉传播”以及改善外观等目标的实现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改进的制造技术也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尤其追求一种解决方案,不仅要有美观的框架来隐藏机械,还要基于人体测量学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更具功能性的设计。
奥利维蒂打字机就是这样的典范,其色彩、形状、棱镜以及由意大利硼硅研究所制造的明亮玻璃块、泰尔莫卢克斯的现代玻璃织物、伽利略、萨尔莫拉吉和科里茨卡的光学仪器等,使其成为生动、富有表现力且迷人的元素,让人感受到“机器的魔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