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中Th1/Th2效应细胞的选择:受细胞因子信号影响的发育程序
1. 引言
免疫系统的可塑性或许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适应性免疫反应除了能产生识别特定病原体的抗体和T细胞外,还能同时选择清除微生物所需的合适效应功能类型。例如,消灭细胞内细菌和原生动物需要T淋巴细胞依赖的宿主细胞激活,而这些细胞内病原体就寄生于宿主细胞中。相反,免疫清除细胞外病原体通常需要产生可溶性抗体,这些抗体可通过补体触发病原体裂解,或被巨噬细胞和/或粒细胞吞噬。在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还会诱导CD8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来限制病原体的传播。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不同的效应功能都依赖于单一类型免疫细胞——CD4 + T辅助(Th)淋巴细胞的激活。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Tim Mosmann和Robert Coffman首次证明小鼠CD4 + T细胞克隆可根据其细胞因子产生模式分为不同亚群,CD4 + T细胞促进不同类型效应反应的机制才逐渐明晰。他们将两个最具极性的亚群命名为Th1和Th2。
Th1克隆产生IL - 2、IFN - γ和TNF - β,而Th2克隆则合成IL - 4、IL - 5、IL - 6、IL - 9、IL - 10和IL - 13,具体的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如下表所示:
| 细胞因子 | Th1细胞 | Th2细胞 |
| — | — | — |
| IL - 2 | ++ | - |
| IFN - γ | ++ | - |
| TNF - β | ++ | - |
| IL - 4 | - | ++ |
| IL - 5 | - | ++ |
| IL - 6 | - | ++ |
| IL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