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方法在网络攻击检测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1. 人工智能用于网络攻击检测的实验设置
在网络攻击检测中,为了评估不同模型和方法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使用了DARPA 1998数据集,该数据集虽广泛用于网络攻击检测方法的研究,但因其合成性质受到了严重批评。研究提取了100多个参数,主要是统计参数,排除了那些不能反映异常存在与否的字段,比如IP头字段。
实验中选取了七个类别,包括六个异常类别(neptune、smurf(DoS)、ipsweep、nmap、portsweep和satan(Probe))和一个正常类别。数据集的形成使用了“Training Data Set 1998”的二进制网络跟踪数据,这些数据是在实验的特定日期收集的。
为了评估模型效率,采用了5折交叉验证。将包含53,733个唯一记录的数据集 $\overline{X}^{(TS)}_C$ 分成五个不相交的子集 $\overline{X}^{(TS)1}_C, \cdots, \overline{X}^{(TS)5}_C$,且每个子集中各类别元素的大小大致相等。训练和测试样本的比例为3:2,基本分类器的训练过程进行了30次。
性能指标方面,引入了GPR(真正率)、FPR(假正率)、GCR(正确分类率)和ICR(错误分类率),这些指标都将在训练中未使用的唯一元素上进行计算。
以下是数据集划分和指标计算的流程:
graph LR
A[数据集 $\overline{X}^{(TS)}_C$] --> B[分成五个子集 $\overline{X}^{(TS)1}_C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