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外观模式在开发中使用频率非常高。我们常常使用的第三方和开源库 基本都会使用外观模式。通过一个外观类使得整个系统的接口只有一个统一高层接口,这样利于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也对用户屏蔽了很多实现细节,项目更容易维护。
在使用第三方SDK和开源库时,可能最大的使用思想就是封装,封装第三方的API,同时可能还会用到其他设计模式如策略模式,方便随时替换第三方SDK。
本文会从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入总结外观模式在项目中的运用。
文章目录
外观模式的定义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又叫门面模式。
要求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
外观模式的使用场景
- 在设计初期阶段,将不同的两个层分离;
- 在开发阶段,子系统往往因为不断的重构演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模式使用时也都会产生很多很小的类,这本是好事,但也给外部调用它们的用户程序带来了使用上的困难,增加外观Facade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减少它们之间的依赖。
- 在维护一个遗留的大型系统时,可能这个系统已经非常难以维护和扩展了,但因为它包含非常重要的功能,新的需求开发必须依赖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