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让所有人都深恶痛绝的东西是必然要倒掉的。
毕业设计的本身目的是没有问题的,它可以让我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而它的可恶一是因为它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二是因为它实质性的变种。
它一般出现在大四的下半学期,而这个时候的学生状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在公司实习的,我就是一个例子,每天早起晚归,到家一般7:45,吃饭洗澡后9:00,开始做设计,做到11:30左右睡觉已经是极限,因为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这是在整天没休息的情况下做的人/时计划也才每天2.5小时的时间做开发,要每天这样的靠挤时间做出来的系统一定是BUG多多,效率低下,且严重打击开发人员的积极性。第二种是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这类学生因为不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已经焦急万分,可能还有挂科缠身,可谓身心疲惫,在这样的状态下再去开发软件,增加的只是怨恨,而不是实践能力。而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应该放在大三,这个时候我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正处在跃跃欲试的状态,又尚无需为毕业和工作的事务烦恼,在这个时候做毕业设计,不但可以在自愿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实际开发能力,又可以为毕业简历上添上重重的一笔,何乐而不为那?
刚才说它另一个可恶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变种,就像“熊猫烧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变种。毕业设计原本是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的,可在需求文档的撰写上,它的性质严重变了。许多人错误的把毕业设计需求文档与毕业论文挂钩,我知道毕业论文的规定字数是15000字以上,所以,我们学校的设计文档规定页数是40页左右。要知道,把设计文档与字数甚至页数挂钩是多么愚蠢的事啊?我们父父辈的设计人员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大量的设计文档充斥着大量的文字使我们的开发人员反感,使我们的测试人员反感,甚至使我们的客户也感到反感。于是,我们有了统一的UML,用公认的图形替代了繁琐的文字,大大的简化了我们的开发文档,这是软件业一项空前的里程碑啊。而如今,我们却要在这里程碑上抹上大量的泥土,我们要在这原本明了的UML图下再添加上大量的重复的文字,为什么那,因为不这样,我们就达不到15000的字数限制,我们的毕业设计就通不过。不知道Booch、Rumbaugh和Jacobson看到他们创始的UML做此用途会有何感想。
总的来说,这样的毕业设计模式是要倒掉的,即便现在不倒,将来也一定会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