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计算机非常早,8岁开始学Basic,18岁学C,到现在整整写了20年程序,几乎每一种在中国大陆流行过的个人电脑我都用过。但是回头看看,年近三十还是一事无成。为了计算机我放弃了很多,但是却没有得到什么。
我有个同学,读大学之后才接触计算机。我们大学读的是土木,跟计算机一直不怎么沾边。大学毕业后,他保送本系研究生,跟导师做CAD二次开发,从那时起才开始系统的研究软件开发技术。研究生毕业后继续在导师的公司里搞开发。最近闲下来,自己把这几年二次开发积累的经验整理起来,做了一个小软件,为AutoCAD增加了不少建筑方面的实用功能。这个软件在网上免费发布,反响非常之好。我估计如果他改作共享收费的话,销路一定也错不了。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他人的认可。
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朋友在问:学会编程,我能干什么?是的,学会编程,你还是什么都不会。programming必须和一定的行业知识相结合才会真正产生价值。我的问题就在于这么多年一直固执的钻研程序设计本身的技术,却没有抬头去看一眼,我学到这些东西能用在什么地方。或者有时候看到了应用的价值,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哪怕做一个原型出来。
经常在网络上看大家打口水仗:C++完蛋了,Java才是真命天子;RUP不行了,XP吧;不懂design pattern,难怪中国的软件公司都这么垃圾……口诛笔伐完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圈子还是这副鸟样,别说改进,连一点点最起码的触动都没有。我的同学呢?他根本没有受过正规的程序开发训练,完全是在工作中边摸索边实践。他和他的公司也不可能实施任何一种规范的软件开发管理。单纯从软件技术角度看,真的是弱得不能再弱了。但是他的软件只有一个优点,就是好用,能帮助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效率。这一个优点就足以弥补从技术到工程的所有不规范之处,就足以为他赢得99%的“软件人才”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承认。镀金的锤子还是锤子,如果不能把钉子敲到墙里去,那它就是垃圾。成功简单吗?就这么简单。
我嫉妒了?有一点。myan见到Lua之后问“这些年我都干什么去了?”我见到 TJSnoopy之后也在问:“这些年我都干什么去了?”人世间最痛苦的事,不是有了理想实现不了,而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理想跑到别人那里变成了现实。
放弃理想,未必就能成就现实。然而首先要检视的是:我们的理想,是在锦衣玉食中产生的无病呻吟般的奇妙躁动(或者通俗的说,吃饱了撑的),还是在烈日曝晒下辛苦耕作,期望秋天能多收成一斛果实的那种期待。
MSteel的主页:http://msteel.68a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