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Markdown语法编辑器编辑完成。
推荐序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1,
钱颖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人工智能让现有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导师的崛起
01 扔掉恐惧感
有的人将ChatGPT技术的传播比作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并宣称这将是家庭教育的终结。“如今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新型的瘟疫,它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身体,还威胁着我们的思想。ChatGPT,这个能写出大学水平论文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正在全球疯狂蔓延。令教师震惊和沮丧的是,他们的教室早已检测为GPT阳性。”一篇《高校情报》的评论文章如此写道。
与其让我们的孩子避开人工智能,不如让他们学会如何更聪明地学习。
如今精灵已经出瓶。是时候扔掉瓶子和我们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恐惧了。
02 引导式教学
它(GPT-4)能否不受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帮我们缩小学习差距,或是提供高质量教育?
它能否满足每位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从而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它能否帮助解决全球教育系统中高质量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尤其在偏远地区?
或者它能否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学习资料?
它能否帮教师节省时间,并给予更好的帮助(例如防止他们工作负荷过重和精力过度消耗)?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要一位仅仅会回答问题的导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反转对话,这样一来它就可以一直向学生提问,这是一个好导师会做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迭代提示词,并让人工智能扮演苏格拉底式的导师,用引导性的提问而非直接给出答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步。即便对人类导师来说,这也不是一件易事。
在我们团队中,每一次头脑风暴都让我们意识到这项技术在任一学科都大有可为,包括写作、理解、数学、科学、编程和艺术,而其他任何工具都无法做到。
03 实现精熟学习
一位优秀的导师会真正关心学生,能与学生同频,能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精准的反馈,直到学生最终掌握学习内容。
人工智能导师会在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边界,即他们的潜在发展区域帮助学生提升。这一区域的学习难度既不算简单,也不算太难,正好处于“金发姑娘区”。而最重要的是,学生会觉得他们自身就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虽然对人类教师或导师的需求始终存在,但人工智能提高了那些无法获得私人辅导和世界一流课程学生的起点,这也让人类导师的工作变得更简单且更有成效。毕竟,一个学生也许一周只能花几小时与人类导师互动,但他们却能全天候与Khanmigo互动。同时,Khanmigo还能将它与学生的互动内容反馈给人类导师,以便人类导师能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有些学生甚至会觉得向人工智能提问会更舒心,因为他们不用担心被评判或是浪费人类导师宝贵(或是昂贵)的时间。
第二部分 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尝试
04 助力写作:辅助但不替代
希克尽最大努力去发现GPT写的论文,他也尽力去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ChatGPT,但这都是徒劳的。如果学生们不打算改变他们使用ChatGPT写作的方式,也许是时候改变希克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了。他可以将所有时间花在评判和裁决上,也可以勇敢地投入教学创新的改革中。他应该想想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他的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从本质上讲,写作是一种交流形式,是一种需要有条理地思考、流利地使用语言和语法的交流形式。当然,写作者还需要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如果是社论写作,作者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首先向自己阐明为什么你相信它。
如果是研究论文,作者需要消化已有的研究文献,最好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颖的研究和分析。
如果是新闻报道,作者需要采访他人,从他们那里获得有趣的见解,同时需要对其他可能的信源进行研究,如公共记录或政府数据。
如果是写小说,作者需要有想象力,知道怎样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
如果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和评估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语言和语法能力,或者只是简单地讲故事,或者只是形成和支持一个观点,那么不一定要布置传统的写作作业,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因为学生在完成这种作业的过程中始终需要克服ChatGPT带来的强烈诱惑。
同样,人工智能导师不会代替学生完成作业,相反,它与学生并肩作战。在几秒钟内,人工智能会提供反馈,强调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就如何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观点的同时,人工智能也会帮助他们进行创作。在最好的情况下,基于教育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助手和合作者,它的评估客观,分析透彻,只为做一件事:提高学生的技能。
05 阅读理解的未来,让文学作品栩栩如生!
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便没有办法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
根据盖洛普公司2020年对美国教育部数据的分析,在16~74岁的美国人中,有54%的人阅读能力低于六年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