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压缩技术:DPCM、CTW 与 FABD 方法详解
1. DPCM 压缩方法
DPCM(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压缩方法属于差分编码压缩方法家族,它是相对编码简单概念的推广。其核心依据是图像中相邻像素(以及数字化声音中的相邻样本)具有相关性这一特性。相关的值通常较为相似,它们之间的差值较小,从而实现压缩。
1.1 差分编码原理
差分编码方法通过计算连续数据项 (a_i) 之间的差值 (d_i = a_i - a_{i - 1}),并对这些差值进行编码。第一个数据项 (a_0) 可以单独编码,或者以原始格式写入压缩流。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量化来编码差值,这会导致有损压缩。编码的量并非差值 (d_i),而是一个类似的量化数 (\hat{d}_i),(d_i) 和 (\hat{d}_i) 之间的差值就是量化误差 (q_i),即 (\hat{d}_i = d_i + q_i)。
然而,有损压缩差值会引入误差累积的问题。解码器在解码时,输入编码后的 (\hat{d} i) 值,解码后用于生成“重建”值 (\hat{a}_i)(其中 (\hat{a}_i = \hat{a} {i - 1} + \hat{d} i)),而非原始数据值 (a_i)。一般来说,解码值 (\hat{a}_n) 等于 (a_n + \sum {i = 1}^{n} q_i),包含了 (n) 个量化误差的总和。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修改编码器,使其计算 (d_i = a_i - \hat{a}_{i - 1}) 形式的差值。这样,解码器解码后的值 (\hat{a}_i) 仅包含单个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