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与架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连通性问题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连通性是确保网络性能的关键问题。每个节点都有其无线电范围,超出范围的节点无法直接通信,但可以通过多跳方式连接。对于特定节点密度的网络,增加无线电范围可以提高连通性,但会导致更高的传输功率需求和更短的网络寿命。
1.1 纯连通性(P - 连通性)
P - 连通性定义为网络中任意节点对能够建立连接的平均概率。只要网络在图论意义上是完全连通的,其P - 连通性就等于1。随机分布网络的P - 连通性与无线电范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方面描述,例如:
- 任意一对传感器节点之间建立连接的特定距离是多少?
- 节点相互连接时的合适节点密度是多少?
- 节点需要有多少个邻居节点才能使网络连通?
考虑到能源成本,找到连通网络中的最小无线电范围是有价值的。目前的方案大多基于节点静态的假设,当网络中有移动节点时,需要新的技术。关于多跳方式下P - 连通性的理论分析,大多基于所有节点在时空方向上均匀分布且节点间无干扰的假设。
在邻居节点最优数量的研究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当所有模式的传输功率相同时,存在一个“神奇数字”。当网络完全连通时,每个节点应该有6个邻居节点。后续研究确定,确保网络连通的神奇数字在5到8之间。但也有研究表明,对于足够大的区域,没有神奇数字能确保随机分布的网络完全连通。
此外,连通性问题中还存在关键数字。例如,有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数字N0,当平均邻居节点数超过N0时,随机平面网络以非零概率包含一个无限连通分量。不同研究对N0的范围有不同的推导,大致在2.195到10.526之间,也有估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