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绪下的“品牌”需求(三)

充满“中国情绪”的品牌需求,促使诸多商品承载了太多的负荷,当这些商品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的时候,“品牌”就开始被异化成另类了。

     我们发现,古代的商品品牌承载的其实都是商品的本源使命,而当前的很多“品牌”其实已经超越了它自身的本份,必须要去充当“官轿”、“官服”、“货币”这些符号的替代品,显然,这样的“品牌”已经被异化了。并且,即便是来自欧美那些品牌化成熟度极高的地方,对于品牌的认知也和中国是大相径庭。所谓“品牌忠诚度”,也不过是一个极度中国化的伪命题而已,试问一下,一个价值观混乱、连忠诚为何物都未必清楚的国度,又如何能忠诚于一个商品的品牌呢?说到底,所谓“品牌”,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这个符号体现的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当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单一、乏味之后,所谓“品牌”体现的也正是这样的属性,当社会的价值观开始专注于金钱至上的时候,“品牌”想要体现的所谓“身份”,同样也无非就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而已。

    但是,这样被异化的“品牌”是有问题的,因为,财富并不能体现所有人的价值,财富本身也是无止境的,当拥有一个10万汽车的时候,就想要20万的、50万的、100万的,只要发现了还有人开的车比你好,那种当初的满足感立刻就会荡然无存,开始想办法去继续敛财,继续去获得更昂贵、让别人无法得到的“品牌”。显然,这一切最后依然是徒劳的,作为的“品牌满足感”所能给与的非常的短暂,转瞬就会消失。

    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当前中国的“品牌需求”,不过是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混乱的病态病症罢了。尽管古代的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财富无法和当前相比,但是,其社会价值体系是健康、多元的,对每个人的评价系统是科学、公正的。读书人读好了书,只要能科举入士,就可以治国安天下,就可以得到社会对他的认知;医生治好了病人,就可以得到病人发自内心的感激、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对他的尊重;商人讲究信誉,聚财而多行善,就可以得到社会对他的尊重;农民安于农耕,同样可以获得社会对他的公正评价。。。。。。总之,每个人都能通过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而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当前,每个人的价值似乎更多的以其拥有财富的多寡来加以评价,无论是什么岗位,无论你的本职工作做的是否出色,评价他的只有一样——财富。很多为官者之所以为官,图的无非还是一个财字。医生从救死扶伤中已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体现,不得不转而图财。为师者从为人师表中找不到自己价值的社会认可,不得不退而求财。种田的、打工的、看门的、看车的。。。。。。所有的人都参与到一个捞钱比赛的大游戏中,祖先留下的忠、孝、仁、义,都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在这场大游戏中,只讲结果,不讲手段。所谓成功,首先是金钱上的成功,而不是救死扶伤的成功、助人为乐的成功、师道尊严的成功。。。。。。于是,“成功者”成功后,就只能是用财富去体现自身的价值,那些所谓能体现其“身份”的“品牌”商品,所能体现的,也同样就是“财富”二字而已。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当一个社会对人的价值倾向于仅仅用拥有的财富有多少来评价时,畸形的现象出现了。“豪门宴”、“超豪华婚车”、“烧钱比赛”、“拜金女”、“富二代”、“境外赌博”。。。。。。没完没了的社会病毒不断在侵蚀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形成了当前特立独行的“中国情绪”,这种情绪背后,我看到的是——羡慕、无助、嫉妒、愤怒、忧伤、浮躁。在这样的“中国情绪”下,“品牌”、“品牌忠诚度”、“品牌文化”都遭到了亵渎,这样的“品牌需求”是病态的,是于人类的本源需求相对立的,终究必将会是被淘汰的。因此,只有当“中国情绪”变得正常和健康之后,“品牌”需求才会变得从容,才会恢复出它的本来面容。

认清这些,对我们未来,相信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