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AG.NET板级测试系统
缩略语:
JTAG Joint Test Action Group
BS Boundary Scan 边界扫描
BSDL Boundary Scan Description Language 边界扫描描述语言
BST Boundary Scan Test 边界扫描测试
OBP On_Board Programming 在板编程
ICP In_Circuit Programming 在线编程
ISP In-System Programming 系统编程
引言:
随着电路技术进入超大规模集成(VLSI)时代,VLSI电路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多层印制板、表面贴装(SMT)、圆片规模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块(MCM)技术在电路系统中的应用,都使得电路节点的物理可访问性正逐步削弱以至于消失,电路和系统的可测试性急剧下降,测试开销在电路和系统总开销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常规的测试方法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困难。测试算法的研究和测试实践证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要对一个不具有可测试性的电路进行测试实徒劳的,只要提供电路的可测试性,才能使电路的测试问题得到简化并最终解决。1985年,由IBM、AT&T、Texas Instruments、Philips Electronics NV、Siemens、Alcatel和Ericsson等公司成立的JETAG(Joint European Test Action Group)提出了边界扫描技术,它通过存在于元器件输入输出管脚与内核电路之间的BSC(边界扫描单元)对器件及外围电路进行测试,从而提高器件的可控性和可观察性。1986年由于其它地区的一些公司的加入,JETAG改名为JTAG。1988年JTAG提出了标准的边界扫描体系结构,名称叫Boundary-Scan Architecture Proposal,Version 2.0,最后目标是应用到芯片、印制板与完整系统上的一套完善的标准化技术。1990年IEEE正是承认了JTAG标准,经过补充和修改后,命名为IEEE1149.1-90。同年,又提出了BSDL(Boundary Scan Description Language,边界扫描描述语言),后来成为IEEE1149.1-93标准的一部分。IEEE1149.1标准大大推动了边界扫描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