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中的多种算法研究与应用
1. 指纹密钥保护与网格凭证认证
在指纹密钥保护与网格凭证认证方面,有一种新方法值得关注。通过特定方式提取最近(阈值距离 σS)且具有功率 r 的细节点集合 B′P。对于合法用户,r 约等于 s;而对于非法用户,r 远大于 s。以图 2 为例,其中 r = 47,码字长度 s = 45,细节点匹配数 τ = 35。当 k = 16 时,最小可能的 τ 值为 (s + k) / 2 = (45 + 16) / 2 = 31。
该解锁算法的效率受真实细节点数量和参数 k 的影响。r 值越大,非法用户解锁越困难,但合法用户操作复杂度也会增加。参数 k 同样影响算法效率,随着生物特征不确定性校正能力的增强,抵抗能力下降,误识率(FRR)增加。
在网格环境中,为了实现用户权利的委托,提出将结果集 BP 纳入 X.509.v3 证书的特殊“生物识别”扩展。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用户与代表其工作的服务进行相互认证。
2. 服务创建新的密钥对,并将公钥发送给用户进行签名。
3. 用户使用锁定在 BP 中的私钥对密钥进行签名,如同证书中心的操作。
4. 收到的代理证书和新生成的临时密钥可用于用户在虚拟组织(VO)所有允许节点上的服务认证。
2. 低质量图像中人体静脉图案分割方法
2.1 数据集收集
为了研究人体静脉图案分割方法,设计了近红外(NIR)图像采集系统(NIAS)。该系统具有低成本、模块化、可快速重新配置和组件可交换、紧凑且便于移动等特点。其组成部分包括:
- 图像采集模块:使用低成本 USB 网络摄像头。
- 照明部分: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