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雅克·英格斯的后现代先锋主义建筑之路
1. 先锋派艺术与Superflex的启示
从Superflex的实践来看,尽管当今跨学科联盟对现代艺术体系和孤独艺术家天才形象构成严峻挑战,但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即将摒弃它们。Superflex挖掘、阐述并再次确认了先锋派的根本且持久的悖论:寻求超越符号/功能、艺术/非艺术界限的前提,是维持与艺术中自主、非霸权话语理想相关的特质。
2. 比雅克·英格斯的建筑生涯开端
比雅克·英格斯(Bjarke Ingels)是否可被视为先锋派建筑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他的文化取向在某些方面源于传统,而在另一些方面则有意与传统决裂。他不仅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作,还活跃于建筑的扩展领域,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交流,这使得定位他与先锋派文化的关系变得复杂。
2001年,英格斯与比利时建筑师朱利安·德·斯梅特(Julien De Smedt)在哥本哈根创立了建筑事务所PLOT。他们曾在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工作,英格斯此前还曾在巴塞罗那交流学习,并毕业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延斯·托马斯·阿恩弗雷德(Jens Thomas Arnfred)教授的课程。阿恩弗雷德是先锋派建筑师,1970年参与创立了建筑团体Tegnestuen Vandkunsten,多年来致力于丹麦住房类型的改革。
3. 库哈斯“程序不稳定性”的启发
2003年,PLOT在哥本哈根的两个休闲主题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位于伊斯兰布吕格的海港浴场(Havnebadet)和位于松德比的海事青年之家(Det Maritime Ungdomshus)。这两个项目都是小型的轻型木结构,因地制宜。海事青年之家是PLOT方法的典型代表,面对污染严重的场地,建筑师为避免高额清理费用,设计了部分架空的起伏甲板,由7x7的混凝土柱支撑,室内外空间交替,将帆船俱乐部和青年中心置于同一连续的木质“屋顶”之下。
与当时丹麦建筑的发展轨迹相比,将建筑对象转变为景观(此处为游乐场)是一个激进的举措,这些项目引领了“景观都市主义”在丹麦建筑中的到来和接受。然而,PLOT的方法与当时的理论并无关联,这后来成为英格斯即兴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
同时,由于其新颖性和一定的巧合,这些不寻常的游乐场成为当时哥本哈根城市复兴的标志。PLOT的项目与著名丹麦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呼吁的城市空间行人化理念相契合。盖尔早在1971年就试图用严谨的实证方法为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衰落寻找社会心理解释,他的国际突破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如今全球城市都接受了他改善城市环境的理念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PLOT对既有类型和功能程序的非常规混合使这些项目在丹麦主流建筑中脱颖而出。他们从OMA和库哈斯那里学到了“程序不稳定性”的建筑理念,库哈斯认为这种建筑是一种随机的“规划”生活的形式。正如约翰·萨默森爵士在1957年所预言的,现代建筑的统一来源在于社会领域,即建筑师的规划,从古典的形式世界到规划的社会模式片段,这是建筑师心理取向的巨大转变。
以下是PLOT项目的特点总结表格:
|项目名称|地点|时间|特点|
| ---- | ---- | ---- | ---- |
|海港浴场|哥本哈根伊斯兰布吕格|2003年|小型轻型木结构,因地制宜|
|海事青年之家|哥本哈根松德比|2003 - 2004年|起伏甲板,室内外空间交替,融合帆船俱乐部和青年中心|
mermaid代码如下:
graph LR
A[PLOT项目] --> B[海港浴场]
A --> C[海事青年之家]
B --> D[小型轻型木结构]
B --> E[因地制宜]
C --> F[起伏甲板]
C --> G[室内外空间交替]
C --> H[融合功能]
4. 现代住宅的创新探索
2006年,英格斯和德·斯梅特分道扬镳,但位于哥本哈根卫星城Ørestad的VM住宅(VM-Huset,2003 - 2005年)、山地住宅(Bjerget,2005 - 2008年)和8字住宅(8TALLET,2007 - 2010年)等项目中高度原创的功能组合,证明库哈斯对英格斯的影响并未减弱。
VM住宅由两块独立的混凝土板组成,外覆玻璃幕墙和铝板。该项目大胆重新引入了被后现代主义者批判的现代建筑关键空间元素,如柯布西耶式的支柱、中央通道、两层住宅单元和画廊通道,同时高度个性化的多层公寓迎合了后现代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结构原则借鉴了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和艾莉森与彼得·史密森的伦敦金巷住宅区项目。
山地住宅将大型多层停车场与多层相同的排屋相结合,8字住宅则将排屋、公寓和顶层公寓组合成一个扭曲的8字形哥本哈根式周边街区,外覆闪亮的铝板。这两个项目中,内部和外部的流通路线成为突出的设计元素,并且摒弃了丹麦建筑中典型的砖砌结构。8字住宅是作为对虚假“语境主义”周边街区的替代方案而开发的,并且配备了集体设施,类似于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这两个项目都设有可供人们“漫步山间”欣赏周边乡村全景的路线,这种表演性维度在英格斯2006年的克洛弗菲尔德(Kløvermarken)项目中就已存在。该项目旨在为5000人提供经济适用房,但因公众反对而未能实现。其灵感来自史密森夫妇关于流通的作品,但在英格斯的项目中,流通主要服务于行人和自行车。该项目最激进的方面是建造一个巨大的蛇形住宅街区,中间有巨大的门洞,具有“几乎马克思主义的纪念性”。
英格斯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纽约VIA 57 West(2011 - 2016年)将哥本哈根周边街区与曼哈顿摩天大楼融合,形成了一个混合结构。尽管由于高度原因表演性有所减弱,但表面材料与8字住宅相似,不规则的扭曲形状表明使用了数字工具。
英格斯的住宅项目违反了当时丹麦建筑的一些不成文规则,表达了更激进的空间组织理念,无视区域主义文化,在美学上与丹麦传统建筑也有所不同。不过,与库哈斯和OMA的作品相比,英格斯的解决方案在美学上不那么离经叛道,但有时也能看到库哈斯对使用橡胶和塑料材料进行豪华覆盖的偏好。
以下是英格斯部分住宅项目的对比表格:
|项目名称|地点|时间|特点|
| ---- | ---- | ---- | ---- |
|VM住宅|哥本哈根Ørestad|2003 - 2005年|重新引入现代建筑元素,个性化公寓|
|山地住宅|哥本哈根Ørestad|2005 - 2008年|融合停车场与排屋,强调流通路线|
|8字住宅|哥本哈根Ørestad|2007 - 2010年|8字形街区,配备集体设施|
|VIA 57 West|纽约|2011 - 2016年|融合周边街区与摩天大楼|
5. “祖姆托遇见沃霍尔”:流行文化的回归
要理解PLOT和后来的BIG的影响,就必须关注英格斯和德·斯梅特将视觉文化置于建筑前沿的方式。他们加强了对各种传播手段的使用,这一做法借鉴了库哈斯,但PLOT和BIG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且更依赖视觉手段而非文字手段。
2003年,英格斯身着工作服出现在宣传视频中,与传统建筑师的着装形成鲜明对比。他和德·斯梅特为马士基公司提出的星形超级海港项目虽未被采纳,但标志着与自1945年以来定义丹麦建筑的精神的重大决裂。该项目强调图像的力量,而非功能或程序要求,成为图像转向的象征。
英格斯从罗伯特·文丘里和黛安·斯考特·布朗那里学到了将建筑立面视为图像的方法,这种后现代视觉策略在他以自己的公司BIG继续运营时得到了加速发展。他不仅将项目整体塑造为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还将现有的摄影图像应用于建筑立面上。例如,在VM住宅上使用像素化的客户肖像,在山地住宅上使用喜马拉雅山的光栅化全景图。
英格斯在评论未建成的VMCP阿兰达酒店项目时,将这种策略总结为“祖姆托遇见沃霍尔”,但祖姆托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他对图像的使用往往与建筑内部的活动无关。
在BIG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所有特征:接受文丘里夫妇倡导的图像转向,复兴建筑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形式,通过引入流行文化图像消解作者身份,以及使用讽刺手法。英格斯公开承认他在《Yes is More》漫画宣言的开篇页面上受到了罗伯特·文丘里和菲利普·约翰逊的启发。
以下是英格斯在建筑中运用流行文化元素的项目列表:
1. VM住宅:使用像素化的客户肖像作为立面装饰。
2. 山地住宅:使用喜马拉雅山的光栅化全景图作为立面装饰。
3. VMCP阿兰达酒店项目:提出“祖姆托遇见沃霍尔”的策略。
mermaid代码如下:
graph LR
A[英格斯建筑项目] --> B[VM住宅]
A --> C[山地住宅]
A --> D[VMCP阿兰达酒店项目]
B --> E[像素化客户肖像]
C --> F[光栅化全景图]
D --> G["祖姆托遇见沃霍尔"策略]
综上所述,比雅克·英格斯的建筑作品既体现了先锋派的探索精神,又融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后现代先锋主义风格。他在建筑实践中不断创新,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挑战,同时又与流行文化紧密结合,为建筑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超级会员免费看
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