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与 3D 打印的艺术创新潜力
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复印机和 3D 打印技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本质和技术应用的深入思考。
复印机在艺术中的应用与探索
1984 年,艺术家们面临着一个紧迫的问题:是否要按下复印机按钮,为日益严重的图像过载问题再添一份力?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复印机在艺术领域应用的思考。
1995 年,丹麦举办了一场名为“Original CopyArt”的展览。这次展览由 Jo Dam Kærgaard 和 Steen Rasmussen 发起和组织,邀请了 18 位艺术家参与。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观众能够目睹整个创作过程,体验日常办公设备如何被用于创造原创艺术作品,而非仅仅是复制。展览开始时墙壁空空如也,三周后,展览区域被六台先进数字复印机所产生的图像覆盖。
这次展览的目的并非是让观众使用复印机来实现图像生产的民主化,而是在专业艺术家和先进复制技术之间建立一个交汇点,探索复印机这一我们在办公室和图书馆中熟悉的机器的艺术潜力。同时,展览也鼓励艺术家和观众思考在复印机这样的即时数字图形工具背景下,原作与复制品的关系。
尽管观众未被邀请亲自操作复印机,但展览组织者延续了复制艺术展览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展示技术设备本身。让观众在不同环境中体验办公技术,见证图像生产过程,是复制艺术展览历史中的重要特征。
在这次展览中,一些艺术家还通过与复印机进行身体互动和表演,为展览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例如,丹麦画家、诗人和概念艺术家 Allan Glob 贡献了一张自己和 Eva Koch 在复印机上跳舞的照片。他还复制并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